-
23
2025-03在線微課|手爐:兩袖春色的冬日玄機②
03.明清手爐的造型形式基本型圓形與方形,作為中國傳統器物的基本形狀,同樣也是手爐最常見的兩種形態。“天圓地方”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宇宙的理解和哲學思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象征意義和藝術價值。這種鮮明的哲學思想和文化精神,對中華民族傳統器物的造型...
-
22
2025-03在線微課|手爐:兩袖春色的冬日玄機①
“松灰籠暖袖先知,銀葉香飄篆一絲”。手爐,作為中國古代宮廷和民間廣泛使用的一種取暖工具,其制作工藝在明朝中后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其形小巧玲瓏,或手提、或手捧、或掩于袖內,類似于現代的“暖手寶”。在今天的微課中,我們將以院藏清“張鳴歧制”...
-
19
2025-03在線微課|千年流芳,筆與墨的傳承②
二、文房四寶——墨墨是中國傳統文房用具之一,是書畫創作所用的黑色顏料。墨與毛筆形影不離,只有筆墨相互配合,毛筆的價值才能發揮到極致。在人工制墨發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來作為書寫材料。天然墨一般是指石墨,由石炭研磨而成汁進行書寫;半...
-
18
2025-03在線微課|千年流芳,筆與墨的傳承①
一支毛筆,一錠墨,一疊宣紙,一方硯臺,構成了文房四寶,它們靜靜地散發著中華文化的獨特韻味。筆尖輕舞,記錄著千年時光的流轉與星辰的軌跡;墨香裊裊,隨著研磨的動作,漸漸彌漫出濃郁的書卷氣息。今天,讓我們先從筆和墨開始,細細品味中華文化的博大深邃...
-
16
2025-03“小青爐”家族再揭秘!龍泉窯里的青色風雅
最近無錫博物院藏的南宋龍泉窯梅子青鬲式爐(愛稱小青爐)依靠自己過硬的顏值,和網紅小粉爐CP出道,成為了錫博的新網紅。但是在無錫博物院這個文物大家庭里,網紅小青爐還有不少“同宗同源”的兄弟姐妹,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另一位同樣生自龍泉窯的“小青爐”...
-
12
2025-03無錫博物院藏春秋吳王僚劍的修復與保護
無錫博物院藏春秋吳王僚青銅劍,兩縱近脊處有銘文12字,證明其主人是吳王僚,它也是現存唯一一把吳王僚銘文劍。此劍不僅彰顯著使用者尊崇的地位,其制作工藝也反映了當時吳國鑄劍的最高水準。經過2500年的歲月侵蝕,劍已整體糟朽,多處空鼓,空鼓部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