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2025-01業勤紗廠——無錫近代民族工商業的肇始
開風氣之先——無錫第一家民族資本工廠業勤紗廠全景(1915年)1895年,楊宗濂、楊宗瀚兄弟在無錫創設機器紗廠,依“業精于勤荒于嬉”的古訓,取“業勤”二字作廠名,選址于無錫東門外運河邊的興隆橋畔,廠房建筑為西式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內分設清花...
-
11
2025-01藍瑛與他的“武林派”山水畫傳奇
明末清初,畫壇流派紛呈,名家輩出。在“松江派”、“嘉興派”、“常州派”風起云涌的繪畫時代,藍瑛與其創立的“武林派”(所謂“武林派”,因杭州古稱武林而得名。)如同一股清流,在流派林立的畫史上占據了一席之地。藍瑛(1585出生,1664年尚在)...
-
08
2025-01吳越鑄劍三絕之錫博青銅劍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頻繁,兵器的優劣直接關乎戰爭的勝負以至國家的存亡,再加上當時王公貴族大興配劍之風,促使兵器鑄造技術迅速提升,其中吳越鑄劍水平冠絕一時。《戰國策·趙策》記載“夫吳干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可見吳越青銅劍...
-
06
2025-01“左青龍,右白虎”——東漢四神博局鏡
漢代是中國銅鏡發展史上的高峰時期,漢鏡類型眾多,工藝精湛,至新莽以降,四神博局鏡廣為盛行,涉及到漢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對了解當時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及社會習尚觀念等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和研究價值。無錫博物院所藏東漢四神博局鏡為圓形、圓鈕、...
-
04
2025-01在線微課|成長漫游:種子的奇妙旅行——蒲公英
冬天,蒲公英的葉子緊緊貼在地面上,根深扎大地,吸收養分。春天,花苞悄然萌生。不到一個月,田野和空地上滿是輕盈的蒲公英!輕輕一吹,一粒粒種子乘著白色“降落傘”啟程……蒲公英 瑪麗萊娜?皮斯托亞在大自然這個神奇的舞臺上,植物們各自演繹著獨特的...
-
01
2025-01新中國“紅色信使”的使命擔當——姚桐斌家書
新中國誕生之初,有一位留學海外的無錫年輕人,毅然接受組織安排,延期回國六年之久,擔任了溝通中國與西方國家間聯系的“紅色信使”。無錫博物院收藏有一封他當時寫下的家書,讓后來人感受到了新中國第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使命擔當。這位“紅色信使”,就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