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4
2021-04《陶宗儀像》
陶宗儀,元末明初文學家、史學家。元末兵起時,他隱居于松江華亭,一邊開館授課,一邊躬耕隴畝,無錫博物院藏秦古柳所繪《陶宗儀像》描繪的應該就是這一階段的陶宗儀形象。圖中陶宗儀在耕作之余坐于樹下,雙手抱左膝,眼睛眺望遠方,若有所思,...
-
20
2021-04明德化窯白釉龍紋三足瓷爐
在中國陶瓷中,有一種被法國人譽為“中國白”(BLANCDECHINE)的瓷器,它以獨特的胎釉質感和造型藝術而享譽中外,這就是明清時期的福建德化白瓷。我院藏明德化窯白釉龍紋三足瓷爐,口徑11.4cm,底徑10.5cm,高7.8cm。爐呈筒狀,...
-
18
2021-04清馬荃《桃柳集禽圖》
馬荃,字江香,江蘇常熟人,生卒年不詳,約活動于清代雍乾年間。她出生于繪畫世家,家族中的馬眉、馬元馭、馬逸皆以擅長花鳥著稱。她妙得家法,自刻“花奴”閑章,愿為花鳥傳神寫照。其夫龔克和亦工書畫,夫婦二人形影不離,同游京師,以繪事自給。夫亡后馬荃...
-
17
2021-04在線微課|茶事中國——茶文化學習之“春茶有信”(貳)
宋代最名貴的茶是龍鳳團茶,八餅一斤,原料產自福建建安鳳凰山的北苑芽茶。茶葉嫩芽經過反復洗滌,入甑用滾水蒸制。接著將蒸熟的“茶黃”先榨水,再榨膏,膏不盡則“色重味濁”。然后用瓦盆研茶,每日只可研三團。然后倒入刻有龍鳳的銀制模具中造茶。最后用烈...
-
12
2021-04在線微課|茶事中國——茶文化學習之“春茶有信”(壹)
茶,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春天的禮物。可你知道從一棵汲取天地精華的茶樹,到一杯醇香的茶水,這中間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呢?在本月的文博課堂中,我們就一起來揭秘茶葉的采摘、焙制過程。茶最講求一個新字。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寫道:“凡早取為茶,晚取為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