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臺月華”玉器聯展在無錫博物院開展
3月29日,由無錫博物院、無錫市文物交流中心聯合主辦的“瓊臺月華”玉器聯展在無錫博物院西區二展廳開展。此次展覽共展出150余件精美玉器,展覽將持續至6月10日。
3月31是玉器聯展展出的第一個周末,展廳中觀眾絡繹不絕,面對一件件玉器展品正細細觀賞,這其中有年邁的老人、四五歲的孩童、夫妻、情侶等。展覽出口處設有集章留念臺,主辦方精心準備了展覽小冊子,并將7件代表性展品刻成印章,在冊集末頁可蓋章留念,受到觀眾歡迎。
觀眾參觀展覽
觀眾在展冊上蓋章留念
31日下午兩點,配合此次展覽,無錫博物院還特邀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楊震華老師做客“錫博講壇”,為觀眾帶來了一場深入淺出的《中國古玉鑒賞》講座,講座結束又特別開展了一場惠民玉器鑒定活動,為觀眾帶來了新一輪的賞玉高潮。
此次玉器聯展分為四個單元系統展出,第一單元:“象天則地”,天圓而地方,上古之玉,樸拙無華,卻在象天則地中,體現出先民獨到的自然觀與時空觀,充滿了神秘之美。代表展品有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玉璧、南宋螭龍紋青玉璧等。
南宋螭龍紋青玉璧
第二單元:“室有琳瑯”,室有美玉,可以解憂。從隋唐時期開始,出現了許多玉制文房、器皿等實用性器物,這些玉器選材精良,造型或高古、或新穎、或時尚,設計巧妙,可實用,亦可賞玩,別有一番景致。代表展品有清環耳山水人物紋青玉寶月瓶、清啣枝鱖魚青玉擺件、明枝山款梅花詩文青玉盒等。
清環耳山水人物紋青玉寶月瓶
第三單元:“報以瓊琚”,溫潤的色澤、縝密的質地、清越的聲音,以及堅硬而不傷人的特性,象征著君子應該具備的仁、義、智、勇、忠、潔等美德,故德,是玉之美的精華,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代表展品有東漢蟠螭紋白玉佩飾、唐圓雕人鹿圖青玉佩飾、南宋鏤雕龍紋竹節緣白玉飾、清馬少宣內畫雙歡圖水晶煙壺等。
唐圓雕人鹿圖青玉佩飾
第四單元:“環佩玲瓏”,美人如玉,環佩玲瓏有無間。隨身佩玉,或能遠禍近福、辟邪除祟,體現了古人對美的追求。玉制的頭飾、手飾、帶飾,溫潤晶瑩,含蓄內斂,固已美矣;而行走間,玲瓏之聲清越悠揚,終了時則戛然而止,體現了樂之最高境界。代表展品有明鑲白玉竹節緣木梳、元春水玉帶扣、明龍鳳紋白玉帶鉤等。
明鑲白玉竹節緣木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