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畫譜》與鄒一桂的植物繪畫創作

時間: 2024年03月18日 瀏覽次數: 3572

萬物為師,生機為運

康乾之際詞臣畫家鄒一桂一生創作豐富,多以植物作為題材,清古雅麗,又得南田風,擅水墨花卉,作《百花圖》卷,為清高宗所喜。另一方面,在進行植物繪畫創作的同時,鄒一桂也將其作畫理念加以歸納,并結合前人經驗,寫作《小山畫譜》,提出“八法四知”的植物創作理念及“萬物為師、生機為運”的中心觀點。無錫博物院藏鄒一桂《五君子圖》充分體現出“八法四知”說在繪畫創作中的運用,展示了鄒氏貫穿始終的寫生風格。


康乾之際、南田余韻

1.png

清 賈全 二十七老游香山圖卷(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2.png

清 賈全 二十七老游香山圖卷(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鄒一桂,字原褒,號小山、鄉森子,又號讓鄉,晚號二知老人,江蘇無錫人。關于其出生年月,說法有二,《桐陰論畫》中稱其:“康熙二十五年丙寅生,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卒”,鄭午昌在《中國畫學全史》中則另有一說:“康熙丙寅生,乾隆丙戌卒,年八十有一”,鄒一桂于雍正五年中進士,自此入仕,先后在云南、貴州等地任職,還京后歷官禮部給事中、太常寺少卿、禮部侍郎、內閣學士等,卒贈禮部尚書。

鄒一桂所處時代為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正為清代之盛。論及清代繪畫,在其初,仍以山水為主,如清初四王等,至清中期,社會趨于和諧繁榮,穩定的大局氛圍帶動了文化事業的興盛,再加之統治者本身對繪畫和收藏的喜愛,宮廷畫家力量崛起,作畫題材從原本的以山水畫為主逐步擴展,花鳥畫成了其中不容小覷的一個部分。自惲壽平(1633——1690)開創常州畫派以來,受其影響,習花鳥者漸漸超過作山水者,惲壽平為當時花鳥正宗,鄒一桂為惲家女婿,在花卉畫上受到惲的諸多影響,鄒一桂在《小山畫譜》中評價惲壽平:“至國初惲壽平全用沒骨法,而運以生機,曲盡造物之妙,所題詩句極清艷,書法得河南三昧,洵空前而絕后矣。”鄒一桂作畫明凈淡雅,在風格上近南田。

清惲壽平山茶臘梅圖軸fb.jpg

清 惲壽平 山茶臘梅圖軸 無錫博物院藏

鄭午昌評價其作為“設色明凈,重粉淡彩,調用適當,亦南田后僅見之名手也”,《桐陰畫論》中則稱其“花卉極有重名。余家藏有數幀,所繪五色菊,用重粉點瓣,后以淡色籠染,粉質凸出縑素上”。鄒一桂妍麗工致的花卉設色,與康熙年間另一位花卉大家蔣廷錫(1669——1732)亦有所共同之處。

4.jpg

清 蔣廷錫 畫群芳擷秀冊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小山畫譜》中的植物繪畫創作理念

自古至今,中國關于傳統繪畫理論的著作不少,上溯南齊,就有謝赫的《古畫品錄》,其中所總結的“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成為了對后世影響巨大的經典繪畫理論。雖此后中國繪畫史上的畫論專著層出不窮,但專門講授植物作畫的并不多見,直至清代鄒一桂《小山畫譜》的問世,鄭午昌在《中國畫學全史》中評價該作:“惟鄒氏小山,著畫譜以專論花鳥,要為自來論花鳥畫法之巨著也”。

《小山畫譜》成書于乾隆年間,全書分為上下兩卷,末附《洋菊譜》。上卷自其自序始,強調寫生的重要性,鄒一桂表明在植物作畫中,植物的生理構造理應是最為重要的一點,而至于筆觸設色等則為次,故而在植物創作中,寫生為首位。根據鄒一桂寫生為重的中心觀點,《小山畫譜》中提出了著名的“八法四知”理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將其記載為:“八法者,一曰章法,二曰筆法,三曰墨法,四曰設色法,五曰點染法,六曰烘暈法,七曰樹石法,八曰苔襯法,皆酌取前人微論。四知者,一曰知天,二曰知地,三曰知人,四曰知物,則前人所未及也。”

5.jpg

《小山畫譜》


無錫博物院藏鄒一桂植物題材繪畫與其“八法四知”說

清鄒一桂五君子圖軸fb.jpg

清 鄒一桂 五君子圖軸 無錫博物院藏

是作紙本設色,縱219厘米,橫112.5厘米,畫面左側中下有乾隆題詩:“曰草曰木雖無情,一葉一枝各具性。寓意不留界合宜,玩物忘返斯為病。玉磐主人創此格,想見當時拈筆興。竹風流自蘇門阮,松瀟灑即谷口鄭。凌波水仙鯉騎高,踏雪寒梅詩僵孟。古柏拏空獨矯矯,又如玉局持身正。敕仿恒因寓渴賢,藝箴亦可通為政。”下鈐“乾隆御筆”朱文方印。

鄒一桂的《五君子圖》在創作題材上選取了一組傳統的具有正直清高、不畏嚴寒特點的植物,另外還加上了玲瓏剔透的湖石,表面上看是單純的對植物進行描繪,實則在另一方面反映出畫家本人對君子之道的認可與追求,這也是與本作題名相呼應的地方。構圖上,本作所描繪的不同植物之間的關系清晰明朗,松樹與柏樹枝繁葉茂、高大挺拔,參天高枝直入畫心上部,而枝干之間的留白又給人以疏密有致的感覺。畫心下部以湖石作為主要描繪對象,在其周邊繪有寒梅、竹葉及水仙,給人一種穩重卻不沉重的畫面觀感。這些實際的繪畫表現在《小山畫譜》中有其對應的理論,關于章法布局的問題,在上卷開篇中就已提及:“章法者,以一幅之大勢而言。幅無大小,必分賓主。一實一虛,一疏一密,一參一差,即陰陽晝夜消息之理也。布置之法,勢如勾股,上宜空天,下宜留地。或左一右二,或上奇下偶,約以三出。為形忌漫團散碎,兩亙平頭,棗核蝦須。布置得法,多不厭滿,少不嫌稀。”

就植物繪畫技法而言,在“八法四知”之“八法”中單列一項專研樹石,這件《五君子圖》中有松、柏兩種類別,《小山畫譜》下卷中對于松樹有如下記錄:“松干如龍鱗,然不可圓圈到底,須以橫直筆點擦破之。其節四面對生,枝老則下垂,頂銹則拳禿,葉如釵股,每葉必雙,其著枝處有筒。”對于柏樹,則描述為:“畫柏亦須畫古柏,疤節累累,或豁腹虬形,或禿頂鴟喙,或龜蛇紐結。葉用攢點法,或五出、六出,叢聚如黛,枯枝黑色無皮,有皮處如麻絲纏繞,彎環斜抱。”

此外,鄒一桂的“四知”指的是知天、知地、知人、知物,即植物作畫一定要深入到大自然之中,其曰“萬物生于天,天有四時”,指的是要重視四季流轉中植物的變化,又曰“天生雖一,而地各不同”,意思則是要注意不同地域所生長的植物的區別。植物作畫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實事求是的刻畫植物本身的形態,這又與鄒一桂在《小山畫譜》自序中所提出的“萬物為師,生機為運”的觀點不謀而合。重視寫生、反對擬古的理念是貫穿《小山畫譜》的中心思想,同時也是鄒一桂自身作畫的宗旨。


參考文獻
1、[清]秦祖永撰,《桐陰論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2、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
3、[清]鄒一桂著,《小山畫譜》,王其和點校、纂注,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版。
4、[清]永瑢、紀昀主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十三、子部二十三。

?2025 無錫博物院版權所有    @武漢數文科技技術支持 訪問總計:4873311 蘇ICP備10207535號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100|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 免费中文字幕乱码电影麻豆网|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国产| 污污动漫在线看|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电影| 欧美亚洲另类综合|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2020| 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少妇饥渴XXHD麻豆XXHD骆驼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 老公去上班的午后时光|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欧美大BBBBBBBBBBBB|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1|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英文| 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中字| 女人张腿给男人桶视频免费版| japanese21hdxxxx喷潮|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俺去了|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 先锋影音av资源网| 欧美人与物另类| 九九九九九九伊人| 成人在线播放av| 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 国产精品自拍电影| 青青草原免费在线|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毛片大全免费看|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