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事之樂丨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
時間: 2024年05月05日 瀏覽次數(shù):
3066
核雕是我國的一門傳統(tǒng)手工藝,興起于宋代,人們常常用來做掛飾和綴飾。至明代,工藝已經(jīng)非常高超,風靡一時。清代崇尚精雕細刻,核雕藝術(shù)更加工不厭精。無錫博物院藏楊芝山款西園雅集圖核雕,便是晚清時期民間核雕工藝中的珍品。
這件核雕以著名的北宋文人盛會“西園雅集”為藍本,運用陰刻、圓雕、鏤雕、浮雕等技法在方寸之間刻畫人物及活動場景,生動表現(xiàn)了西園雅集時作詩、觀畫、題石、吟誦、講經(jīng)、聽琴等場景,充分表現(xiàn)出北宋文人雅士向往的幽邃清曠的人間仙境。布局縝密,技藝精妙,令人嘆為觀止。
核雕展策展人現(xiàn)場演示該文物的數(shù)字化應(yīng)用
核雕山石上鐫刻楷書銘文,上部刻“星槎四兄雅玩”,下部刻“芝山”名款。據(jù)《寶硯齋遺稿》和《江陂楊氏宗譜》記載,楊芝山(1821-1875),名學(xué)善,無錫人,工鐫刻,善刻人物。又查《越中歷代畫人傳》記載,山陰畫家華鼇,字星槎,號跛仙,善寫松樹、山水、花卉,與楊芝山同時代人。此件或為作者贈給華鼇雅玩的工藝珍品。
參考文獻:
馮普仁. 楊芝山核雕西園雅集圖. 中國古代工藝珍品[M]. 1997:39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