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下起“提拉米蘇”雪是因為霧霾造成的?
近日,新疆烏魯木齊市、昌吉州、石河子市等降下“黃雪”。積雪表面摻雜著淺咖色沙塵,內里卻相對潔白。網友對于這場雪發揮了“段子手”的功力,吐槽戲稱為“提拉米蘇”雪, 制作起“提拉米蘇蛋糕”。還有不少網友提出“黃雪”是否受霧霾等大氣污染的質疑。
為什么能形成“提拉米蘇”雪?
據新疆氣象臺臺長何清介紹,其實本次“提拉米蘇”雪是西北風和沙塵共同制造,由大風卷起沙塵,形成降雪降塵現象。本次“提拉米蘇”雪中黃沙主要來自北面遍布沙漠、戈壁的準噶爾盆地。
中國新疆地區冬季的風向主要為西北風,這股風干冷、勢力強勁。加上準噶爾盆地夾在高大的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山脈之間,形如窄口偏南的喇叭,西北風集中且威力加強,把沙塵揚起。
據了解,每年8月后,西伯利亞的空氣逐漸降溫,并向低空下沉,和南方形成了鮮明的氣壓差異。于是寒冷而干燥的氣流大舉南下。自北而來的強大氣流,灌入西北地區的盆地和平原中。
氣象部門數據顯示,11月30日新疆北部、東部刮起7級以上西北大風,最大陣風50m/s。黃沙隨著大風飄到烏魯木齊后,加入降水云團之中,烏魯木齊前期降水為主,后期降塵為主,形成下層白雪,上層黃沙的分層“提拉米蘇”雪效果。何清介紹:“受烏拉爾山南下的強冷空氣影響,準格爾通古特沙漠西緣地方風力特別大,造成了大量沙土被卷上了天空,空氣自西北向東南方向移動的過程中,受天山的阻礙,風速下降,一些沙土就隨著降雪降落到地面。”
▲新疆當地降雪呈現的分層效果(供圖/何清)
雪花不只是白色的
中國天山東段和阿爾泰山上,有時飄落下來的雪花是帶著黃顏色的。雪花之所以變成黃色,是因為它們身上夾雜有從沙漠里卷揚起來的黃色沙塵的緣故。歐洲阿爾卑斯山上,也下過黃雪。其實是撒哈拉大沙漠的黃塵,從空中越過地中海,把那里的雪花染黃了。
何清表示,并不是每一次沙塵暴過程都會產生有顏色雪,可能還跟沙塵的強度、密度有關。只有沙塵暴強度較強且沙塵密度較大時,才可能到達降雪區域并與雪混合顯示出黃色。如果風把紅色或黑色礦物的微細顆粒吹到高空,混入雪花的形成過程,或直接作為雪的凝結核的話,雪花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即使是最干凈的雪,當它們降落到地面后,也會隨著本身結構變化而具有特殊顏色。比方說剛降下的松軟的雪,常常具有淡淡的藍顏色;被風吹得密實的細雪,閃爍著銀子般的光澤;在冰川上,由粗細粒雪組成的老雪,表面是淡灰色的,而在深處冰川則呈現出淡綠色。
大自然給人類敲響的警鐘
看來,此次新疆下起的“提拉米蘇”雪并不是什么“自然奇觀”,類似的情景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近年來,中國天山東段和阿爾泰山上,有時飄落下來的雪花是帶著黃顏色的。歐洲阿爾卑斯山上,也下過黃雪,起因是撒哈拉大沙漠的黃塵,從空中越過地中海,把那里的雪花染黃了。
新疆地震局巡視員、高級工程師吐尼亞孜·沙吾提指出:沙塵暴是土地的荒漠化和沙漠化的副產品,過度開荒,濫伐毀林,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加劇了災害的強度和頻度。同時氣候變暖也是導致沙塵暴災害的誘因。“沙塵暴是今天地球環境形成的參與者之一。本身是正常的天氣現象,也有有利的一面,如凈化空氣、中和酸雨,涵養海洋浮游生物等。”
看來類似的事情已經在更多地方出現,“提拉米蘇”雪不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前不久,甘肅張掖市遭遇的沙塵天氣,沙塵形成了一堵“沙墻”,遮天蔽日在短短幾分鐘內,縣城內的能見度不足十米,整個縣城被“吞沒”,畫面可以媲美好萊塢大片特效的情景。而在冬季強風的影響下,新疆北部、甘肅酒泉和張掖、內蒙古阿拉善盟、錫林郭勒盟等地都出現揚沙、甚至沙塵暴天氣……這些看似不正常的天氣現象,其實和我們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可愛的“提拉米蘇”雪可能是大自然給我們敲的警鐘,背后的土地荒漠化等問題,無聲地宣示著家園正在遭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