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啦!|十月活動早知道
一、我們的節日:紅色印記——絲網印刷體驗活動
如果把文物和“二十大”組合在一起,會撞出怎樣的藝術火花?絲網印刷作為當代藝術非常具有魅力的創作技法深受歡迎,十一國慶無錫博物院將帶你一起學習絲網印刷,在不同文物主題的帆布袋印上“喜迎二十大”,感受藝術和文博的雙重魅力。
活動時間:10月1日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二、國風漢韻系列活動之“甲胄演武”
從古到今,無數的中華兒女懷著濃濃的家國情懷,讓中華之魂生生不息。本次活動將以情景劇、武術表演、朗誦、舞蹈等豐富的精彩演出,再現中國歷史愛國典故,向觀眾展現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活動時間:10月1日14:0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
參與方式:現場參與
三、我們的節日:江山千里——微景觀DIY體驗活動
中國,在你心里有多美?是大漠戈壁,還是明山秀水?是雪域高原,還是枕河人家?七十三載風雨兼程,祖國的山川河山更顯壯美。在祖國母親的生日里,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畫筆,以巖石彩繪的形式在小小的盆景假山上描繪出萬里山川,共同為祖國母親慶生。
活動時間:10月2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四、我們的節日:印福納吉——雕版印刷體驗活動
雕版印刷術是一項具有突出價值且民族特征鮮明、傳統技藝高度集中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凝聚著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優秀的漢族傳統,拓印一幅對祖國美好寓意的作品,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國慶氛圍。
活動時間:10月3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
參與方式:現場參與
五、我們的節日:秋意金蕊——菊花主題衍紙體驗活動
無論是陶淵明的“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開”,還是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重陽節與菊花,歷來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重陽佳節又至,社教老師們將帶領大家用衍紙的藝術表現形式制作一副菊花圖,在“紙上”賞菊,感受重陽節的民俗氛圍。
活動時間:10月4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六、我們的節日:瓷土生輝——宋式茶盞繪制體驗活動
茶具,是我國古代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上也有其本身獨到的發展過程。茶具中包含的不僅是茶文化,還有陶瓷制造等藝術。本次活動我們帶領大家手繪茶盞,在體會陶瓷藝術魅力的同時,了解中國茶具文化。
活動時間:10月5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七、我們的節日:秋蘭為佩——香包制作體驗活動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自古以來,華夏先民便以香草為佩,《詩經》、《楚辭》里的蘭芷清芬,越千年而來,沁香悠揚。無論文人雅士,還是佳人,都以身懷暗香為風尚。本次香包制作活動,我們將讓小朋友們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一枚屬于自己的香包,在一針一線中體味傳統文化。
活動時間:10月6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八、我們的節日:翰墨抒懷——書法體驗活動
“聲不能傳于異地,留于異時,于是乎書之為文字。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也。”我們的漢字,從圖畫、符號到創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隸、楷、行、草,各種形體逐漸形成。在書寫應用漢字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獨一的、可以獨立門類的書法藝術,具有極高的審美意象。臨近假期尾聲,讓我們一起來無錫博物院學習書法,在書法藝術中溫潤美好心靈,涵養美學意識。
活動時間:10月7日9: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九、國風漢韻系列活動之“合二姓之好”
《禮記 昏禮》:“昏禮者,將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者。”婚姻自古以來都是人生之大事,現代婚禮儀式與千年以前大有區別。國慶假期,我院為廣大觀眾帶來宋式婚禮展演,讓觀眾體驗傳統文化、豐富假期生活。
活動時間:10月7日14:0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
參與方式:現場參與
十、文博課堂:乾隆茶事系列學習之“三品殊清絕”
乾隆皇帝是清代帝王中對飲茶和茶事最為擁躉的一位,他曾自創一款“三清茶”,并于每歲正月擇吉時在重華宮舉行茶宴,邀請朝中大臣品茶賦詩。本次課程圍繞三清茶宴,結合故宮博物院館藏清宮茶具,向觀眾介紹清代的宮廷飲茶。
活動時間:10月8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18周歲及以上成年人(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十一、藝術課堂:江南茶事美學——茶器薈
“器以載道,文以載道,藝以載道”。茶器作為茶文化的物質組成部分承載著其精神內涵。邂逅一款賞心悅目、愛不釋手的茶器,邀上三五知己,品上一兩口清淺淡雅,于觸覺與視覺之間,清晰地體悟手藝人的匠心與傳統茶文化的魅力。本次藝術課堂大家介紹不同茶器,最后通過親手制作紫砂泥茶寵來體驗茶文化的魅力。
活動時間:10月15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13至18周歲未成年人(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十二、科學課堂:玩轉實驗——“茶”顏觀色
我們愛喝茶,愛它的滋味、口感,一杯好茶,湯色明亮,聞香、觀色,都是一種享受。那么茶的顏色、滋味都是從哪來的呢?紅茶、青茶、黑茶都要經過深度的質變工序,在制茶后,茶葉的顏色為何各不相同?而不同的水源與煮茶容器又會讓茶湯顏色產生哪些區別?本次課程,我們將從“顏色”這一角度,通過茶水變色實驗,帶領學生了解茶葉中所蘊含的科學秘密。
活動時間:10月22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7至12周歲未成年人(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十三、科普互動劇:神奇的量級
想要認識宇宙的浩瀚、細胞與DNA的微小嗎?我們將通過小朋友佳佳與天文望遠鏡、顯微鏡之間的有趣對話,從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不同的角度向大家展示宇宙八大行星和生物體內細胞的神奇之處,讓觀眾對于行星、細胞、DNA等概念有更深刻的了解。
活動時間:10月1日、10月8日、10月15日、10月22日、10月29日 13:0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
參與方式:現場參與
進 館 須 知
1、進入博物館須持72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或24小時采樣證明,并核驗門鈴碼;未持有智能手機的未成年人及老年人請主動出示隨身攜帶的“個人門鈴碼”,由工作人員反向掃碼,核驗信息,核驗結果顯示正常方可進入。
2、觀眾參觀必須全程科學佩戴口罩并配合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體溫達到或超過37.3度以上的)或出現咳嗽、氣促等身體不適癥狀者謝絕入館。排隊入場及參觀過程中請自覺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服從現場工作人員的管理,分散參觀,不扎堆聚集。
溫 馨 提 示
為避免浪費公共資源,確保活動有序進行,營造良好環境,無錫博物院實行實名制報名制度。
1.觀眾可通過提示進行預約,并了解具體活動內容,按照活動要求,真實填寫報名信息,并準時參與活動。
2.參與活動前須出示本人身份證或護照原件(未辦理身份證的未成年人須出示戶口本)進行簽到登記。
3.若無法參加活動,請至少提前一日致電無錫博物院0510—85727500進行取消。
4.活動當日遲到15分鐘以上,視為自動放棄活動名額,系統將取消今后三個月所有活動報名資格,感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