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課堂?成長漫游|“氣象萬千”系列之冰雹(壹)
京師連雨雹,
小者如彈,大者如拳。
林柯葉亂下,烏鳶折飛翮。
屋瓦砉劃遭擊撲,
居人顛沛,行道錯愕……
——宋代?戴埴《雹》
從古至今,冰雹都是一種自然災害。它是從天空降落下來的冰粒或冰疙瘩,小如綠豆、黃豆,大似栗子、雞蛋。猛烈的冰雹常常砸壞莊稼,威脅人畜安全。那么,這些天降冰粒是什么呢?它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又該如何防護?
01.認識冰雹
冰雹,俗稱雹子,是一種天氣現象,春夏之時最為常見。它是一種固態降水物,系圓球形或圓錐形的冰塊,直徑一般為5-50毫米,最大的可達100毫米以上。
我們對冰雹進行切剖,如下圖所見,冰雹由內向外可分為透明層—不透明層—透明層,最里面叫做雹胚,是由凍滴凍結而成的。
這樣的結構說明了什么呢?
在冰雹云強大上升氣流的作用下,冰雹在不同高度、不同干濕程度的云層中經歷了多次凍結長大的過程。因此,對冰雹微結構的研究,能夠輔助分析冰雹的生成過程與冰雹云發展的聯系。
表面看起來潔凈的冰雹,里面并不是完全純凈的,將冰雹融水過濾后,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放大,可以看到冰雹里面包裹著幾微米大小顆粒物,有多種花粉和礦物沙塵等顆粒。
02.冰雹的成因
冰雹作為一種天氣現象,和雨、雪一樣都是從云里掉下來的,它本質上屬于降水的一種,我們通常稱為“固態降水”。
要弄清楚冰雹的成因,我們就要先來了解形成冰雹的云。
大氣中有多種形式的空氣運動,形成不同形態的云。因對流運動而形成的云有淡積云、濃積云和積雨云等。人們把它們統稱為積狀云。
如果云內對流運動很弱,上升氣流達不到凝結高度,就不會形成云,只有干對流。
如果對流較強,可以發展形成濃積云,濃積云的頂部像椰菜,云厚可以達4—5公里。
濃積云
如果對流運動很猛烈,就可以形成積雨云,云底黑沉沉,云頂發展很高,可達10公里左右。
積雨云
而冰雹云就是積雨云的一種。
一般的積雨云可能產生雷陣雨,只有發展特別強盛,云體十分高大,云中有強烈的上升氣體,云內有充沛水分的積雨云才會產生冰雹,這種云才能被稱為冰雹云。
冰雹云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一般分為三層:最下面一層溫度在0℃以上,由水滴組成;中間層溫度為-20至0℃,由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最上面一層溫度在-20℃以下,基本由冰晶和雪花組成。
由于冰雹云中氣流升降變化很劇烈,冰雹胚胎就這樣上下翻滾,附著更多的過冷水滴,好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一旦滾成大的冰雹,在云中上升氣流托不住時,它就從空中摔下,砸向地面。
(圖片均來源網絡,權侵刪)
參考文獻:
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
氣象北京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