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曜丹青,走進中國人物畫
時間: 2022年12月05日 瀏覽次數(shù):
2109
中國人物畫歷史悠久,至明清時期,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吸取借鑒外來技法,于繪畫技藝、表現(xiàn)方式和風(fēng)格特征等方面均有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周培源先生所珍藏人物畫作類別多元,涵蓋名臣、名士、造像、閨閣、仕女等多種題材,其中文人名士人物畫集娛樂、藝術(shù)與觀賞于一體,借以表達個人志向與雅趣。而記錄容姿的仕女肖像以婉約嫻靜為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的觀念覺醒,時代面貌亦從早期規(guī)箴教化目的轉(zhuǎn)向?qū)ε用栏械某尸F(xiàn),周老伉儷之獨到情致于此可見一斑。
明謝時臣畫陶淵明詩意圖卷 (局部)
清 陳字 米顛拜石圖軸
陳字,字無名,號小蓮,浙江諸暨人,陳洪綬子。自幼從父習(xí)畫,擅繪人物、花鳥,用筆簡勁,形象多夸張變形。圖中所繪米顛即宋代文人米芾,其凡覓得兼具瘦、透、漏、皺四大特色的奇石,必沐浴焚香,穿起官服三拜九叩,呼之為兄,故有“米顛”之稱。
清 改琦 惜花圖軸
改琦(1773-1828),字伯蘊,號七薌、玉壺外史等,上海松江人。擅繪人物、花卉,尤以工繪嫻靜雅麗的仕女畫為時人稱著。該作畫中女子臉容秀麗沉靜,眉清目秀,儀態(tài)閑逸安詳,兼之精細秀逸的用筆,清淡明艷的色彩,烘托出仕女內(nèi)心憂郁神傷的精神世界。
清 費丹旭 春夢喜雪圖軸
解鎖更多人物畫,歡迎走進中四展廳《象心以澂源——紀念周培源先生誕辰120周年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