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微課|藝術課堂:梁溪風光錫城舊事之連環畫(貳)
二、發展期
北宋時期,因雕版發達,書籍中已出現了連續性的插畫。活字印刷的發明,使得連環畫開始出現了上圖下文的形式。《列女傳》就是首部同這種形式刊出的連環畫。
《列女傳》
元代時期,戲曲和文學十分繁榮,連環畫為了更適應讀者的“胃口”,題材向文學作品傾斜。《西廂記》連環畫版由此誕生。清代繼承了元明的創作傳統,率先出版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志》。
《西廂記》
《三國志》
三、成熟期――繁榮期
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連環畫創作的成熟期,此時出版的《薛平貴征東》,就已較完整的把圖畫和文字結合在一起,同時還將連環畫作為革命的宣傳工具。木刻連環畫《鐵佛寺》就是反映新四軍和人民革命斗爭的連環畫作品。
《薛平貴征東》
《鐵佛寺》
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的連環畫創作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內容更加豐富,表現技法和質量也日益增進。連環畫的文字內容,從國內移到國外,由配文發展到腳本。技法也加上油畫、國畫、版畫各畫種的融合。
20世紀80年代,我國不僅建立了正軌的美術出版社,設置了連環畫藝術的文字編輯,還鼓勵優秀作家、畫家參與連環畫創作。此時的創作形式日臻完美,真正做到相輔相成,文畫交融。
四、現今――未來
連環畫作為大眾文化,陪伴并滋養了數代人的成長,誕生了許多優秀經典的作品。隨著時代的變革,連環畫的社會屬性從閱讀對象轉變為收藏對象。但連環畫作為中國傳統藝術形式,在新中國美術發展的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和作用.。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節奏加快,文化娛樂活動豐富,連環畫失去往日的光輝,這也需要我們新一代青少年思考如何創新和傳承傳統文化在當下是如何生存與發展的。輪到我們發光發熱的時候啦,沖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