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尋味|秋風起,蟹黃肥

時間: 2024年10月29日 瀏覽次數(shù): 1808

俗話說“寒露發(fā)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九月團臍十月尖,秋深稻熟時,吃蟹正當時。

蟹黃稠如流沙,蟹肉鮮美豐腴,舌尖上的秋天就是如此飽滿醇厚、回味悠長。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魯迅先生曾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

那么史上吃蟹第一人到底是誰?據(jù)傳,彼時大禹在江南治水,有一種雙螯八足、傷人食稻的“夾人蟲”。為除此害,督工巴解布置陷阱、以火攻之。事后發(fā)現(xiàn)燙死的“夾人蟲”濃香異常,掰開紅甲品嘗金黃的蟹膏和雪白的蟹肉,便成功解鎖這道美食。后人將“解”與“蟲”兩字組合,自此稱“蟹”。

吃蟹初體驗

中國人吃蟹的歷史悠久,毋庸置疑。

考古資料顯示,距今五六千年前的馬家浜遺址、崧澤遺址、良渚遺址等,都有發(fā)現(xiàn)陶釜內(nèi)的蟹骨以及大量食用后棄擲的蟹殼。這些皆是早期先民食蟹的生動例證。

目前最早有吃蟹記載的典籍是《周禮·天官·庖人》:“供祭祀之好羞(饈)”。東漢鄭玄做注“青州之蟹胥”,類似于現(xiàn)在的蟹肉醬、禿黃油。

吃蟹進階史

魏晉以前,螃蟹尚未成為公認的美食珍饈,直到畢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成為“螃蟹就酒”的經(jīng)典代言人,后世紛紛效仿,有李白、陸游、蘇軾、辛棄疾、唐寅等無數(shù)大咖站臺。

4.jpg

無錫博物院藏 清 汪仁壽蟹菊圖扇面

徑18厘米 橫51厘米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唐|李白《月下獨酌》

蟹肥旋擘饞涎墮,酒淥初傾老眼明。

——宋|陸游《病愈》

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

——宋|蘇軾《丁公默送蝤蛑》

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覺今朝又重九。

——明|唐寅《江南四季歌》

唐宋以來,螃蟹逐漸成為大眾餐桌上的美味。一方面,螃蟹產(chǎn)業(yè)日漸規(guī)模,有專門從事捕蟹作業(yè)的“蟹戶”,還出臺有相關(guān)的稅收項目。另一方面,食蟹文化日漸完善,不僅有《蟹志》《蟹譜》《蟹錄》《蟹略》等專著,“蟹八件”等吃蟹用具應(yīng)運而生,烹飪方式也愈加豐富,蒸、炸、面拖、酒醉等做法一應(yīng)俱全,其中蟹釀橙、洗手蟹更是代表了南北方蟹饌最高水準的名菜。

5.jpg

故宮博物院藏 清 乾隆白地粉彩雕塑蟹果盤

博物館里的“螃蟹宴”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描寫的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螃蟹宴。史湘云做東,眾人在藕香榭持螯把酒、賞菊作詩,風雅至極。

6.jpg

然,吃蟹不單是為滿足口腹之欲,更有一種文化的傳承。

科舉取士

隋文帝楊堅設(shè)立科舉制度,唐宋以后進士分甲、乙兩科,科舉遂有“科甲”之稱。宋代,始有傳臚之制,即殿試后宣讀皇帝詔命唱名。螃蟹身形帶“甲”,搭配蘆葦,與“臚”同音,喻指登科及第。

7.jpg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佚名《畫花鳥》冊,《蘆葦》

8.jpg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惲壽平《甌香館寫意》冊

《蘆蟹》

9.jpg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白玉雙蟹

荷蟹“和諧”

荷花與螃蟹的常見組合,蘊含“和諧”的美好祈愿。

10.jpg

無錫博物院藏 現(xiàn)代 紫砂象生荷葉螃蟹

11.jpg

無錫博物院藏 現(xiàn)代 錢群蘭制紫砂荷塘蟹趣壺

12.jpg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端石蟹荷硯

13.jpg

故宮博物院藏 清 犀角雕蓮蟹紋荷葉形杯

高7.9厘米 口徑12.4×8.4厘米

八方來財

螃蟹生有八足兩螯。八腿爬行,四平八穩(wěn),有步步高升之意;八諧音“發(fā)”,有八方來財之意;蟹鉗有力,抓緊不放,也有富貴在手之意。故而,古人會將螃蟹制成擺件、玉佩,以求富貴吉祥、仕途發(fā)達。

14.jpg

故宮博物院藏 清 藍瑪瑙浮雕蛙蟹象耳瓶

15.jpg

上海博物館藏 明 鑲金嵌寶荷蟹紋玉飾

長4.6厘米 高4.2厘米

16.jpg

故宮博物院藏 清 銀鍍金嵌寶石玉蟹紋簪

橫行介士

螃蟹有“橫行介士”的美稱。古代交通不發(fā)達,出遠門不僅耗費時間、金錢,還有無法預料到的危險。因此,臨行設(shè)宴餞行必有大閘蟹,以此祝福路途平安順遂。

17.jpg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仇英《玉洞燒丹》卷

(局部)

隨物賦形(寫生)

螃蟹的寫生畫作北宋已見流傳。

18.jpg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 沈周《寫生》冊

《蝤蛑》

19.jpg

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 晚荷郭索圖頁

縱23.9厘米 橫24.7厘米

碩大的河蟹踞于殘荷之上,竟將荷梗壓斷。襯以蒼老的蓮蓬、枯黃的荷葉、稀疏的蘆荻,更增添了蕭瑟冷寂的氣氛。附有清乾隆帝御題詩:“從來螯蛫善橫行,稻熟秋風意氣生。甲介向稱無所畏,如何每入膳人烹。”

20.jpg

21.jpg

故宮博物院藏 明 徐渭 《黃甲圖軸》

縱114.6厘米 橫29.7厘米

筆墨奔放精練,繪出螃蟹的爬行之狀和荷葉蕭疏的清秋氣氛。蟹雖寥寥數(shù)筆,卻濃、淡、枯、勾、點、抹諸多筆法參用,質(zhì)感、形狀、神態(tài)歷歷俱足。荷葉用筆闊大,一氣貫成,偃仰有致,在點畫之外更具無盡的秋意。

22.jpg

無錫博物院藏 清 張敔蟹菊圖軸

縱111厘米 橫40厘米


秋日將盡,

不食螃蟹辜負腹,

應(yīng)時之物進補最佳。

不妨吃幾只蟹去吧。

?2025 無錫博物院版權(quán)所有    @武漢數(shù)文科技技術(shù)支持 訪問總計:4801693 蘇ICP備10207535號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一级国产黄色片|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西西人体www44rt大胆高清| 欧美双茎同入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四虎精品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7777影视在线观看| www夜插内射视频网站| 91福利免费体验区观看区| 毛片让我看一下毛片|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舔| 和几个女同事的激情性事| 又粗又大又长又爽免费视频| 亚洲人免费视频| ankhazone度盘|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男男gay做爽爽的视频免费| 日韩在线免费电影| 国内一区亚洲综合图区欧美|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youjizz亚洲| 欧美视频免费在线| 好爽好紧好多水| 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免费|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成人综合视频网| 午夜老司机永久免费看片|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6080私人午夜性爽快影院|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爽|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中文一区| 国产精品视频1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