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十五年錫社春季大會宣言》和《無錫評論》(貳)
1926年2月,錫社執行委員會在無錫召集本社全體社員大會,一致議決通過了這份《中華民國十五年錫社春季大會宣言》。該宣言共分四個部分,即:一、本社工作之地位;二、本社之過去與現在;三、結論;四、附錄。該《宣言》在“本社工作之地位”中闡明,錫社“誠本欲治其國先齊家之義,力謀地方之改革與發展,近樹梓桑福利之道,遠建國家治平之基。是本社直接為無錫地方之團體,而間接即為中國國家之基礎,行遠自邂,即小見大,本社之工作,固不僅限于無錫一隅矣。”在“本社之過去與現在”中,錫社總結了自成立以來所作的工作,特別是“五卅一役,本社在本邑民眾運動中,尤力盡其指示領導之責任,凡我社員,莫不義勇奮發,身先作則。” 同時該部分對錫社以后的工作也作了部署。在“結論”部分中,錫社表達了今后的發展意向和決心,寫道:“本社本愛國者首先愛鄉之旨,而發展為一切擁護人民公眾利益之光榮事業,雖遇如何挫折,決不為之稍卻。蓋吾境越危,吾力越奮,吾心越苦,吾志越堅。”在“附錄”部分中,記錄了這次錫社春季大會通過的8項議決案,如發布本屆大會宣言、修改部分社章條例、嚴格以后社員入社條件、組織社員俱樂部和試辦社員流動圖書館等。
在這次錫社春季大會上,還通過了“以后《無錫評論》態度照宣言編輯”的議決案。《無錫評論》是錫社的喉舌,錫社對時局的主張,對社會生活的評議都發表在這刊物上。《無錫評論》先為月刊,后改為半月刊,前后共出24期,自第17期開始,由秦邦憲編輯。此后該刊對于反對帝國主義、抨擊軍閥統治、鼓動改造社會制度的宣傳日益激烈。1925年12月,軍閥政府以“宣傳過激主義”的罪名,查封了錫社。后雖經錫社的申辯和社會輿論的支持不久即予啟封,但錫社內部也由此開始分化。其中安劍平、秦邦憲、薛成章、嚴樸、糜文浩、顧谷宜、陸定一等人先后參加了中國共產黨。而這次錫社春季大會后,原屬于錫社右翼的繆斌等一些人,則逐步走向了革命的反面,成為反動統治階級的幫兇。1927年4·12反革命政變后,錫社瓦解,前后活動了3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