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課堂?成長漫游|油畫——表現之美(貳)
?表現主義油畫為什么會出現呢,它產生的時代背景又是什么呢?
任何藝術表現形式的產生都有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文化環境。表現主義油畫最早出現并流行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西方資本主義完成原始積累和兩次工業革命后進入大機器時代。當時社會矛盾比較突出,文化缺失情況嚴重,精神危機逐步突顯,人們面對發生巨變的現實感到不安、慌恐、焦慮甚至憤怒,人與人之間樸素純真的感情被金錢所取代,變成了赤裸裸的利益關系。
基希納《街道》,作品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形象:時髦貴婦、為生活所迫的妓女以及花花公子等。那些帶角的立體派幾何化造型,關注的是人某種精神性的表達和強盛的生命力。基希納將其對于現代都市生活的敏銳感受,將都市所特有的那種冷漠、擁擠以及快節奏的感覺,真實而充分地展示出來。在那浮華喧囂、燈紅酒綠的熱鬧場景表象底下,滲透出孤獨、隔閡和焦慮感。
藝術家們面對這樣的現實開始反思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反思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么,藝術究竟應該以什么樣的形式來表現現實生活等等。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受康德、尼采唯心哲學和弗洛伊德精神心理學的影響,同時借鑒后印象油畫的表現手法,一種新的繪畫藝術表現形式或者說藝術流派——表現主義油畫產生了。
德國被認為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表現主義繪畫的中心,期間產生了兩個很有影響的表現主義畫派,一個是橋社畫派,代表畫家有基希納、黑克爾、諾爾德等。一個是青騎士畫派,代表畫家有康定斯基、彭東克、馬爾克等。
蒙克《魔幻森林》的畫面中,一切都顯得那么栩栩如生。作品的構圖跨越了通常的令人不安的形狀,勾勒出道路、樹木和藍天,黑色的細枝在白云的映襯下呼嘯而過。被風吹起的母女形象則位于畫面的底部邊緣,她們或驚奇或恐懼地注視著前方。
表現主義繪畫先驅、奧地利藝術家克里姆特代表作《吻》,以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表現了一對戀人熱戀中的情景,金碧輝煌的色彩鋪染使畫面充滿了浪漫情調和裝飾性效果。
除了一雙戀人的面部、手部、服裝上的幾塊花紋、小片的綠地以及點點繁花以外,整個空間全部以金色調來詮釋,展示了戀人在朵朵嬌艷欲滴的鮮花點綴的草地上擁吻的甜蜜情景。
參考文獻:
[1] 王照野:《表現主義油畫的色彩運用》,《文藝研究》,2021年.
[2] 劉玥.智慧者的語言: 表現主義[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3] 劉巖,羅丹.表現主義繪畫語言[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
[4] 周佳春:《表現主義油畫在中國的本土化應用發展》,《文藝研究》,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