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研學|“梅香詩影”體驗課程
春色滿瑤臺,梅花犯雪開。
不言芳意晚,乃發艷陽來。
二月,正是梅花芬芳時,作為花中之魁,它蘊藏著無比強大的重生之力,獨自在凜冬綻放,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象征。
而畫梅從古至今都是廣大有志青年愛國熱情的表達方式,那小伙伴們知道被譽為 “畫梅圣手”的是誰嗎?他就是來自我們無錫的陶壽伯先生!
陶壽伯(左)與于右任(右)
陶壽伯(1902-1997),江蘇無錫人。早年曾師從多位知名大師,四十六歲投入張大千先生門下,成為大風堂的重要傳人。其以篆刻第一,畫梅第二,被人們稱為“篆刻巨手”和“畫梅圣手”。
2010年初,陶壽伯先生后人向我院無償捐贈60件陶先生書畫篆刻作品,并在我院舉辦展覽。
今天我們就從陶壽伯先生的作品開始,來一場錫博特供的植物王國賞梅之旅吧~
l賞梅
陶壽伯 辛酉(1981)年作《數點梅花天地心》
讓我們仔細觀察這幅陶壽伯先生畫作中描繪的梅花生態特性:梅花先花后葉,開花時沒有葉子;老枝不著花,生花在新枝;枝干必定向上生長得直挺,絕沒有向下面生出的。花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逛公園時,能從中一眼就找出梅花嗎?梅花為何能在雪中綻放?臘梅與梅花是同一品種嗎?OK,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l梅花為何能在雪中綻放
梅花的突出特點就是能傲霜斗雪,不畏嚴寒,在大雪紛飛的冬天里開放,梅花的花期一般在2-3月開放。有人或許感到奇怪,梅花怎么會有這么與眾不同的本領呢?
其實梅花喜溫暖氣候,雖然較耐寒,但一般不能抵抗-20度~-15度的低溫。不過,梅花有一個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就是要經過一定階段的低溫過程,才能形成花芽。它對溫度很敏感,當半個月的平均氣溫達到6-7度時,就可以開花。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如果沒有低溫的“冷凍”過程,梅花是不能開花的,這就是梅花的不同之處。
l原來臘梅和梅花是兩種不同的植物?那它們怎么區分,你知道嗎?
相信很多的人都會搞混梅花和臘梅的區別吧,其實它們是兩種植物哦~讓我們來看小視頻學習一下吧~
視頻來源:騰訊視頻
l最名貴的梅花品種
最名貴的梅花品種就生長在咱們江蘇省會南京!它就是被稱為“華夏第一梅”的別角晚水,全世界只有南京梅花山有此品種。當然,時至今日已培育出一定數量的后代植株,但它依然是世界上極珍貴的梅花品種。
我們通過照片來欣賞這華夏第一的美貌。
l品梅
分辨梅花,只是學會一個品種的辨識。其實在詩詞當中,梅花的內涵要大得多,而且梅花代表的人文品質已經成了中華民族中的精神象征,這也是我們喜愛梅花,栽培梅花的意義所在。自古以來,梅花得到了眾多文人墨客的青睞,在這里,小編給大家選取了幾首常見的詩句推薦給大家。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王安石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催道融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梅·其一》盧梅坡
接下來,還為大家準備了學習任務單,請各位自行下載打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