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活動早知道
文博課堂:乾隆茶事系列學習之“荷露煮茗”
愛茶之人對泡茶用水也極為講究,陸羽在《茶經》中就曾寫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撿乳泉石池漫流者上”。乾隆皇帝同樣如此,每次出巡,必會載玉泉水隨行。他還會帶上銀斗,按照水的輕重來親自品評各地名泉。本次課程著重“泡茶之水”這一角度,帶領學生了解乾隆時期泡茶的講究。
活動時間:11月12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10至18周歲未成年人(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藝術課堂:江南茶事美學——茶畫薈
“中國茶史”的起源,到目前為止仍是眾說紛紜,爭議未定,大致來說,有先秦說、西漢說、三國說。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唐代開元以后,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彌漫朝野,宋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本次課程我們遴選中國關于茶的繪圖,在帶領學員鑒賞佳作的同時,闡述茶的淵源與發展,最后將進行扇面描畫活動,在一筆一劃中體驗茶文化的閑情雅趣。
活動時間:11月19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13-18周歲未成年人(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科學課堂:玩轉實驗——水往高處流
虹吸現象很多人都聽說過,如果家中有魚缸,換水時就會用上虹吸現象。對于虹吸原理,中國古代就有了論述。用虹吸原理制造的虹吸管,在古代稱“注子”、“偏提”、“過山龍”。東漢未年出現了灌溉用的渴龍;宋朝曾公亮《武經總要》中,有用竹筒制作虹吸管把峻嶺阻隔的泉水引下山的記載。本次科學課堂,我們將認識虹吸原理,學習“水往高處流”的原因,了解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時間:11月26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五樓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7至12周歲未成年人(額滿為止)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科普互動?。骸兜卣饋砹恕?/span>
地震是由于地球板塊的移動,導致的地殼之間的摩擦。它會造成物體晃動,嚴重時甚至造成房屋倒塌,地面破裂,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傷害。那么,當地震來臨,你們知道該怎么辦嗎?地震發生時可以坐電梯嗎?如果要找地方躲避,哪里比較適合呢?家庭急救包里要存放哪些東西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跟著博士和同學一起來觀看本次的科普劇吧!來了解地震的成因,認識地震以及海嘯給人類帶來的危害。
活動時間:11月5日、11月12日、11月19日、11月26日14:0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
活動對象:社會公眾
參與方式:現場參與
進館須知
1、進入博物館須持72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或24小時采樣證明,并核驗門鈴碼;未持有智能手機的未成年人及老年人請主動出示隨身攜帶的“個人門鈴碼”,由工作人員反向掃碼,核驗信息,核驗結果顯示正常方可進入。2、觀眾參觀必須全程科學佩戴口罩并配合體溫檢測,體溫異常者(體溫達到或超過37.3度以上的)或出現咳嗽、氣促等身體不適癥狀者謝絕入館。排隊入場及參觀過程中請自覺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服從現場工作人員的管理,分散參觀,不扎堆聚集。
溫馨提示
為避免浪費公共資源,確?;顒佑行蜻M行,營造良好環境,無錫博物院實行實名制報名制度。
1.觀眾可通過提示進行預約,并了解具體活動內容,按照活動要求,真實填寫報名信息,并準時參與活動。
2.參與活動前須出示本人身份證或護照原件(未辦理身份證的未成年人須出示戶口本)進行簽到登記。
3.若無法參加活動,請至少提前一日致電無錫博物院0510—85727500進行取消。
4.活動當日遲到15分鐘以上,視為自動放棄活動名額,系統將取消今后三個月所有活動報名資格,感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