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黃釉絞胎陶枕
時間: 2020年03月29日 瀏覽次數:
1752
您知道古代枕頭選用什么材質嗎?“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北宋女詞人李清照的《醉花蔭》詩句里有提到呦,居然使用石、木、玉、銅、竹、瓷等材料。而古代枕頭不僅是寢具,還因其辟邪、辟魅、宜男、服妖的寓意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又以陶瓷枕較為流行、數量較多。無錫博物院藏唐代黃釉絞胎陶枕,還采用了唐代一種新穎的陶器制作工藝即絞胎,它是將白、褐兩種顏色的瓷土糅合在一起,使之成型后坯體上呈現出白褐相間的自然紋理變化。絞胎制品由于坯中含有兩種瓷土,瓷土的干濕度、收縮率的配合至關重要,配合不當會因收縮不一而產生變形和斷裂。絞胎瓷燒造比較困難,因此傳留下來的器物不多,此器尤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