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地雅事——無錫博物院藏文氏一門書畫特展》即將開展
無錫博物院2015年末大展,“走近大師”系列之《吳地雅事——無錫博物院藏文氏一門書畫特展》即將于11月30日在無錫博物院中區(qū)四層展廳隆重展出,展覽將持續(xù)到2016年3月6日。此次展覽將集中展出無錫博物院藏文氏一門的精品書畫,更有“文徵明墨筆蕉石鳴琴圖”、“文震亨白岳游圖卷”等重量級文物亮相。
江南吳地,自永嘉南渡以來,就一直是全國文化藝術(shù)繁榮發(fā)展的圣地。文徵明(1470—1559)是繼沈周之后吳地藝壇的領(lǐng)袖。他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號衡山,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沈周以后的吳地書畫,實際上完全是文家天下。以文徵明為中心和起點,師友、弟子、文氏一門數(shù)代在書畫界的影響巨大而深遠。論時間之久,則不僅在嘉靖、萬歷時期占有主流地位,即使其后的數(shù)百年中有松江畫派、“四王”、“四高僧”、揚州畫派等多種畫派與藝壇高手先后崛起,但以文徵明書畫為標準模式的吳派影響力始終衰而未落,時見余緒,以至我們在近代海上六十名家中還能看到吳榖祥這樣一生只宗文、沈的山水畫家,而六十人中畫花卉者宗吳門畫家或受其風(fēng)格影響的就更多了。論地域之遠,則不僅自三吳地區(qū)波及全國,甚至江戶初期被稱為日本“唐樣書法”第一人的北島雪山,也是師從深得文徵明筆法的杭州人俞立德,所以其楷書、行書也是標準的文體。
無錫博物院藏書畫中,文徵明本人作品以及文氏一門作品相當豐富。其數(shù)量既多,質(zhì)量亦高,不乏國家等級文物和精品佳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徵明父子與無錫極有淵源,蘇州文家與無錫華家有通家之誼,往來密切,文化交流頻繁。本次展出的文氏父子致華家手札、文氏為華氏手書家族文獻,都體現(xiàn)出明代江南世族交游的鮮明文化特點,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希望觀眾在流連于書畫藝術(shù)魅力的同時,亦從中深入體味到悠久而醇厚的吳地文化內(nèi)涵。
部分展品搶先“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