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真子飛霜鏡
時間: 2019年09月07日 瀏覽次數:
1520
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又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較前代又有了新的發展。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份,在銅鏡的質地上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在銅鏡的造型上,除了繼續沿用前代的圓形、方形之外,又創造了菱花式及較厚的鳥獸葡萄紋鏡。并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吉祥、快樂的畫面應用到鏡上,如月宮、仙人、山水等。這件真子飛霜鏡為八出葵花形,內切為圓形。鏡背圖案的下方為一蓮花池,池中徐徐升起一片荷葉,上面還托起一只烏龜,荷葉作銅鏡的鈕座,烏龜作鏡鈕,構思巧妙而自然。在鏡鈕的右側有一頭戴華冠、褒衣博帶、端坐撫琴的高士,在他的身后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和新生春筍,高士面前置有一張長條幾案,上面擺著書卷、硯臺、香爐,清雅閑適。與高士相對的左側,有一只振翅欲飛、翹首顧盼的鳳凰立于山石之上,其身后不遠處有兩株盛開的六瓣花樹。鏡鈕的最上方繪有一片祥云,紅日正從云中慢慢升起,在云海下方有一田字格,格中“真子飛霜”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