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活動早知道
01元旦特別活動:納福迎祥——元旦彩繪年畫體驗活動
辭舊迎新之時,總被人們視為步入一個充滿希望的新生活的起點,寄予著切實而強烈的企盼。這種企盼,曾經被畫在年畫里,貼在家家戶戶的墻上。元旦,從彩繪年畫入手,用鮮艷熱烈的色彩、充實飽滿的線條勾勒出傳統年畫里牛的形象,感受中國民俗文化,寄托對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活動時間:2021年1月1日 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50組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02文博課堂:言念君子 溫其如玉——玉文化系列之“禮玉六器”
玉作為禮器使用是早期玉器一個十分重要的用途,諸如紅山文化的玉豬龍、良渚文化的玉琮等都帶有濃厚的早期信仰的色彩。禮玉流行時間很長,從新石器時代到先秦時期多有發現,禮玉的制式和使用能夠反映出當時先民的世界觀。本次課程以禮玉六器: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作為重點,分別向學生介紹各個器型的歷史淵源和象征意義。同時帶領大家進行手工體驗,用蠟塊雕刻六種禮玉器型。
活動時間:2021年1月9日 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10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30人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03藝術課堂:天宮盛會——《清光緒蟠桃會》圓雕造型學習
圓雕是前后左右均完整雕出景物形象,具有三度空間,在不依附任何背景的情況下,可從四周的任何角度進行欣賞,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本次課程以博物院館藏文物《蟠桃會》為原形,帶領大家手捏24個姿態各異的人物形象,通過制作人物形象的過程,讓參與者感受無錫泥人的魅力和制作技巧,并了解蟠桃會的歷史背景以及神話故事。
活動時間:2021年1月16日 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10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30人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04科學課堂:百花識吟——梅香詩影
梅花,作為中國百花之魁首,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并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此次課程,我們將館藏文物陶壽伯的《梅花》與梅花盆栽相結合,讓學生們通過賞梅、識梅、品梅、畫梅四個步驟,了解梅花的生長習性、外觀特征和文化內涵。
活動時間:2021年1月23日 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10周歲及以上未成年30人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05冬令營:“文物繪畫”——3D打印體驗活動
3D打印技術在近年來發展迅猛,今天的3D打印,已經完成了從服裝到筆記本電腦,從汽車到無人機,從人體器官到制藥各個領域的覆蓋。本次冬令營我們將帶領同學們接觸、感知3d打印這一未來的新興科技,拓展學生視野。同時,運用3D打印筆,引導學生對喜愛的文物和展品進行3d打印,一筆一筆“畫”出來,在科技中尋找新的體驗與樂趣,一起做“神筆馬良”創造自己的文物世界。
活動時間:2021年1月31日 9:30-15:30 9:15報到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社教體驗區
活動對象:10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30人
參與方式:點擊官微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頁面
06科普互動劇:《蘋果的奇妙旅行》
民以食為天,健康的生活離不開合理的飲食,那你知道人體是怎么吸收食物營養的嗎?本次科普劇,我們將跟隨小蘋果一起了解神奇的消化系統。我們將經歷身體最堅硬的器官牙齒,有再生能力超強的胃,和蜿蜒曲折的腸道,最終被排泄這一段神奇的旅程。
活動時間:2021年1月2日、1月9日、1月16日、1月23日、1月30日 14:0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科技會堂
活動對象:不限
參與方式:現場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