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錫博|妙趣端午 與“粽”不同
六月,夏意漸濃
粽葉飄香,鳴蟬陣陣
蒲艾悠香,端午又至
為慶佳節、守傳統
無錫博物院的端午活動
接“粽”而至
一起來看!
Part1 平安喜樂,“粽”享安康
粽情飄香——香囊制作體驗活動
端午佳節至,香囊巧手制。6月8日,無錫博物館舉辦了別具一格的香囊制作活動。大廳里彌漫著淡淡的艾草香,社教老師耐心地講解著香囊的歷史和制作方法。大家親手挑選了布料,用彩線細細縫制,再將香料裝入其中縫合,每一個針腳都蘊含著對美好生活的祈愿。
制作完成的香囊,不僅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更承載著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它代表著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傳遞著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
龍舟爭渡——立體拼圖活動
“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龍舟不僅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魅力,更傳遞著團結、拼搏、進取的精神力量。
6月9日,錫博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龍舟拼圖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熱情參與。此次活動不僅讓大家感受到了拼圖的樂趣,更在拼圖的過程中了解了龍舟文化的歷史淵源和深刻內涵,在歡聲笑語中傳承了深厚的龍舟文化。
蛋趣橫生——創意撞蛋活動
相傳很久以前,天上有個瘟神,每年端午總要溜到民間播疫害人。女媧娘娘得知此事,便命人們在衣襟前掛上一只蛋袋,凡是掛有蛋袋的都是女媧嫡親孩子,不許瘟神胡來。這樣,端午吃蛋的習俗逐漸流傳開來。
6月10日,無錫博物院開展了創意撞蛋活動,帶領大家感受傳統民俗。活動中,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創意,天馬行空地為自己的蛋寶寶進行了彩繪。瞧!一顆顆普通的蛋在孩子們的彩筆下換上了艷麗的新裝。大家在享受手作時光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節日的快樂,更把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根植在每個孩子幼小的心靈中。
Part2 雅俗共賞 “粽”有所愛
吳風雅樂——民樂專場演出
吳儂軟語,說不盡的舊話往事;水鄉澤國,唱不完的民謠歡歌。音樂是靈動的語言,民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表達。6月8日、9日,錫博特邀無錫市歌舞劇院在星空劇場為大家帶來一場音樂藝術與古老歷史碰撞的特別演出,帶領大家以音樂為媒,在詩情畫意的山水江南韻味中,共赴一場心靈之旅。
“粽”情一“夏”——錫哈即興喜劇表演
即興喜劇是一種不事先準備劇本,由表演者跟觀眾現場互動,然后即興創作的獨特表演形式。6月10日下午,錫博特邀無錫市滑稽劇團在星空劇場為大家帶來一場關于文物“講故事”的即興喜劇表演。春秋吳王僚劍、元倪瓚《苔痕樹影圖》、元春水玉帶勾、明朱元璋手諭卷……錫博寶藏各個登場好不熱鬧,演員們巧妙地將博物館文化與滑稽藝術相結合,與現場觀眾積極互動,贏得了現場所有小朋友和大朋友們的陣陣歡笑,讓觀眾在詼諧與輕松中看錫博寶藏煥發新生。
一年一端午
一歲一安康
濃情佳節,讓我們一起“粽”享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