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歲月|偽裝封面出版的《共產國際綱領》
時間: 2021年07月10日 瀏覽次數:
2703
中共革命刊物通過偽裝的方式出版始于1928年,目的是為了阻止國民黨政府對進步書刊的查禁與銷毀。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中共通常采用偽裝封面、變換書名及偽托出版社的方式,對宣傳共產主義的書籍、中共領導人著作、黨的重要文件等進行偽裝出版,傳播革命思想。無錫博物院就珍藏了一本偽裝《人口食糧問題》封面出版的《共產國際綱領》,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年代斗爭的智慧與勇氣。
真正的《人口食糧問題》系日人那須皓著,中山大學農學院教授黃枯桐譯,上海新學會社1928年印行。而無錫博物院藏《共產國際綱領》偽裝書,封面假托題名“人口食糧問題”,下方印有“上海交通路新學會社出版”字樣,翻開封面,內容則為豎排印刷的《共產國際綱領》全文。
《共產國際綱領》是在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上通過的,該會于1928年7月17日-9月1日在莫斯科舉行,周恩來、瞿秋白、蘇兆征、李立三等中共代表出席了大會。《共產國際綱領》對資本主義和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目標進行了科學闡述,并由瞿秋白譯為中文,于1930年偽裝封面出版。
無錫博物院藏《共產國際綱領》偽裝書是革命戰爭年代的特殊產物,在傳播共產主義思想、宣傳黨的政策、教育干部群眾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與版本價值,是研究我國革命史的重要實物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