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微課|深空深海系列之“天宮”筑夢(貳)
空間站整體重量達到180噸,尺寸達到幾十米,目前世界上現有的任何火箭都不能將它一次性整個發射上去,只能分模塊進行發射,在軌道上像拼積木一樣進行拼接。
我們需要運用三種火箭來建造空間站。
長征七號火箭
天舟貨運飛船重量約13噸,需要使用綠色環保的長征七號火箭
長征五號B火箭
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單個重量超過20噸,需要使用我國現有運載能力最強的“帶貨王”——長征五號B火箭。
長征二號F火箭
神舟載人飛船重量約8噸,因為需要乘坐航天員,所以使用我國成功率100%的長征二號F火箭。
從2021年開始,到2022年結束,歷時約2年,我國預計通過11次航天發射,完成“天宮”空間站建成。讓我們通過下圖來詳細了解每一次發射的時間節點吧!
建造空間站的意義
空間站的建立,對于人類探索宇宙和科學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義。首先它能長期提供微重力等特殊環境,利用這個特殊環境,可以進行航天生物學,航天醫學,以及天體物理學等科學研究和實驗,例如像太空育種,干細胞培育等。
說點貼近生活的,其實我們吃的蔬菜瓜果很多是“太空種子”后代,從1987年我國首次把植物種子送上太空迄今,30多次返回搭載共培育出了超過200個通過審定的新品種,種植總面積超過240萬公頃。
通過航天育種技術,有的農作物生長周期縮短了;有的增加了作物抗病性;有的增加了產量;有的植株高矮及果實的顏色大小發生了變化。比如太空香蕉“航蕉一號”的培育,產量接近翻倍的同時,讓香蕉的生長周期時間從13個月縮短到了9個多月。此外,還有維生素C含量提升1.8倍的辣椒,產量提高三成的西紅柿等。目前,我國在育成品種數量和推廣應用范圍處于世界第一位,創造經濟效益2000億元以上。
結 語
通過空間站的建造,許多相關學科和技術都得到了長遠的發展。如今,神舟十四號乘組正在太空出差,中國空間站藍圖已經繪就,飛天夢也逐漸伸向更遠的天際。心懷山海,眼有星辰,祝我國的航天人始終初心如磐,踏夢前行!
資料來源: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五〇八所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