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無錫業余讀書會的《讀書年刊》
鉛印,紙本,32開。
該《讀書年刊》,是無錫業余讀書會為紀念成立一周年而出的特刊。
無錫業余讀書會,成立于1935年3月13日,是無錫一部分職業界進步青年發起成立的群眾組織。該會以“多讀書增進知識,提高能力”為宗旨,很快成為抗日救亡運動的進步團體。該會規定,一個時期內會員都讀同一本書,做好讀書筆記,每星期在小組里討論一次,指定一個人作中心發言,然后大家補充。他們讀的第一本書是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后來又讀了《哲學入門》、《哲學大綱》、《政治經濟學》、《西洋史要》、《魯迅文選》、茅盾的《子夜》以及鄒韜奮主編的《生活》周刊等。通過讀書學習,他們每半個月或一個星期在無錫《人報》副刊上出版“店員園地”,由會員共同寫稿。“店員園地”由《人報》記者、無錫業余讀書會發起人之一的過鑒清擔任編輯,從1935年3月至1935年11月,共在《人報》副刊上出版了18期,每期5—6篇文章,如有胡亞霍的《職業青年的求知問題》、黎明的《把社會納入正規》、劍友的《我們的立場和宗旨》、趙松年的《青年與社會》、包厚昌的《檢討自己》、龔鵬佐的《勞動節與店員》等等。這些文章主要是反映店員和學徒生活的痛苦,反映人們對社會的看法和對未來的希望,很受讀者歡迎。
該《讀書年刊》的封面上方為紅色刊名,正中木刻畫是一位壯碩青年站在巨大的齒輪前,一手撐著厚厚的一摞書籍,一手高擎燃燒的火炬,光芒萬丈、氣勢磅礴。左右兩側用紅字印有業余讀書會的口號“利用業余時間、研讀前進書籍,充實我們的知識、改善我們的生活!”。該刊文章都由會員們自己撰寫,如:慶元的《非常時店員應有的覺悟》、邦耀的《民族斗爭信號下,店員大眾們應負的責任》、志堅的《二次大戰前夜青年們應有的認識》以及在“生活苦痛中的申訴”、“各業概況”等欄目中的一些文章,主要是呼吁全體青年奮起斗爭,爭取光明前途,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為拯救中華民族獻出自己的熱血。因該刊內容進步,被國民黨當局禁止發行。后來業余讀書會就以贈閱的辦法,通過郵寄,將《讀書年刊》全部送完。
由于業余讀書會的成員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引起國民黨無錫縣黨部的注意,被列為重點檢查對象。1936年4月1日,該會主要負責人包厚昌因經常通過郵局收到進步書刊,被國民黨無錫縣特務室查獲,認為有“共產黨嫌疑”而遭被捕。從此,業余讀書會就無法公開活動,被迫解散。
無錫業余讀書會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通過組織職業青年閱讀進步書籍,宣傳進步思想,使一批進步青年從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