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聲《歌保國》傳單(貳)
時間: 2017年04月11日 瀏覽次數:
2845
趙聲喜歡賦詩,因處晚清變革之世,其詩“多是感激時事”,而《歌保國》正是這樣的感時之作。關于《歌保國》的創作年代和傳單的印行情況,章士釗在《趙伯先事略》一文中有簡略的記載。據章士釗所言,趙聲自日本歸國后,曾在兩江師范學堂做過一段時間教員,暗中卻在進行革命活動。其時,資產階級革命思潮日益高漲,趙聲亦積極投身于革命宣傳的洪流中,并撰寫“七字唱本”,激勸士卒,“七字唱本”即《歌保國》?!陡璞穼懞煤?,章士釗秘密印行數十萬份,由曹亞伯等革命者“走數千里散之”,以至于長江流域各省的清軍士兵手中幾乎都人手一紙,“習其詞若流”,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1961年,祁龍威在搜集辛亥革命時期史料的過程中,曾經就原無錫市博物館所藏《歌保國》傳單向章士釗求證,“確定為他當年所印傳單,也確定為趙聲鼓吹革命之作”。
《歌保國》是資產階級革命派宣傳革命的重要歷史文獻,其感情慷慨激昂,洋溢著濃郁的愛國主義情操;其歌詞直白淺近,易于理解,革命宣傳效果顯著,1911年11月25日的《民立報》尚刊登該文。作者在開篇即大聲呼吁同胞要團結一致,共同保衛國家,“莫打鼓來莫打鑼,聽我唱個保國歌。中國漢人之中國,民族由來最眾多。堂堂始祖是皇帝,四萬萬人皆苗裔。嫡親同胞好弟兄,保此江山真壯麗”;同時還揭露了晚清政府統治的黑暗和腐敗,以及歐美列強欺凌掠奪中國的事實,“臺灣割讓又膠州,火燒眉毛全不曉。非我族類心不同,把吾土地媚群兇。歐美環伺恣分剖,外洋又復逐華工”;進而指出了晚清政府和外洋勾結共同鎮壓人民的史實,號召人民起來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專制統治,仿效歐美,實行立憲,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