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微課|斗轉星移系列之“八大行星”(貳)
土星
土星離太陽的距離接近15億千米。事實上,盡管距離我們這么遠都能直接用肉眼進行觀測,可見土星能夠用于反射太陽光的體積之大。作為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土星的「肚子」里能裝得下750個地球。
不過作為一個體積這么大的行星,土星的質量卻輕得令人難以置信,因為它的密度僅為0.7克每立方厘米,是所有行星中最低的,比水的密度還要小。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足夠大的浴缸,那么土星可以在里面漂起來。不過,如果真這么做的話,土星會把這一缸水都給凍住——土星的平均溫度為零下178攝氏度。
天王星
我們總是覺得住在地球的兩極地區可能會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為總是會有極晝或者極夜。不過,天王星上的兩極地區的情況可遠比地球上更加極端。
這顆行星是躺在自己的運行軌道上的,它的自轉軸差不多和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在同一個平面上。它公轉一周需要84年,也就是說在天王星的兩極地區會先經歷長達42年的白晝,接著再是42年的黑夜。而且,那里可沒有「天亮」一說。天王星離太陽的距離比地球遠20倍,接收到的太陽光強度只有我們的 1/400。目前,對于天王星為何如此古怪地躺著運行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不過就像解釋太陽系中的其他奇特景象時使用的理由一樣,很多人都認為這也是一次大規模的撞擊引起的。天王星的光環隨天王星一起傾斜了過來,所以我們在觀測天王星的時候會發現它的光環跨過了整個行星,而土星的光環則看起來是分布在兩側的。天王星和海王星也被稱為「冰巨星」,它們的化學成分使其有別于木星和土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在離太陽這么遠的地方,無論是水還是氨和甲烷,統統都變成了冰。
海王星
海王星的質量處于地球和木星之間,比前者重17倍,是后者的1/19。它到太陽的距離比地球遠30倍,公轉一周需要花費165年,溫度低至零下218攝氏度。
與天王星不同,海王星的海藍色表面非常活躍。旅行者2號在它的南半球發現了一個跟地球差不多大的「大黑斑」,在它的附近還有一個更明亮且處于高速移動中的風暴,我們稱之為「滑行車」。但是,1994年哈勃空間望遠鏡對海王星進行觀測時,這個大黑斑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北半球出現的一場新的風暴。海王星的風暴中有著全太陽系最強的風,風速高達580米每秒。
宇宙是如此的浩瀚,許多未解的領域依然等著我們去探索,關于行星的知識就簡單地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啦~是否有小伙伴好奇,八大行星中怎么獨獨少了地球?這里給大家賣個關子,關于我們的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我們會在明年單獨上一堂微課,小伙伴們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