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微課|“長虹臥波”系列課程之懸索橋(壹)
橋梁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自古以來,橋梁就為人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衣食住行”中的“行”服務。隨著世界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橋梁作為跨越障礙、維系交通的建筑物也發揮著更加顯著的作用。
懸索橋是建設大跨度或超大跨度橋梁時最優選的橋型之一,能解決深水、急流等自然條件限制,又可滿足超級巨輪順利通航的需要。相比于其他橋梁結構,懸索橋構造靈活、氣勢恢弘,可以使用較少的材料來跨越較長的距離。
懸索橋之興
懸索橋歷史悠久,世界上公認最早的懸索橋起源于中國。史書記載,公元前3世紀左右,戰國著名水利專家李冰就在蜀州建造了笮橋。經過 400 年后,四川境內己建成長達百米的鐵索橋。1665年,徐霞客寫了一本名為《鐵索橋記》的書,書中記載了1629年貴州境內的一座跨度122米的鐵索橋。
近代中國的懸索橋發展可以追溯自1938年湖南建成的一座公路懸索橋,可運行10噸汽車。新中國成立后,懸索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中國大地上。其中較著名的有1969年建成的重慶朝陽大橋。
重慶朝陽大橋
1984年建成的西藏達孜橋,跨度達到500米。
西藏達孜橋
90年代后,中國懸索橋掀開了新的歷史篇章。主跨452米的廣東汕頭海灣大橋被譽為中國第一座大跨度現代懸索橋,其主跨位居預應力混凝土加勁懸索橋世界第一。
廣東汕頭海灣大橋
2005年竣工的江蘇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南汊大橋,主跨為1490米,為世界第三的大跨徑懸索橋。
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南汊大橋
矮寨特大懸索橋,位于湖南湘西矮寨鎮境內,距吉首市區約20公里,跨越矮寨大峽谷,橋面設計標高與地面高差達330米左右。橋型方案為鋼桁加勁梁單跨懸索橋,全1073.65米,懸索橋的主跨為1176米。
矮寨懸索橋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整體提升,中國的橋梁也在不斷刷新著新建設記錄。在世界橋梁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70年代看歐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紀看中國。據統計,中國公路橋梁總數接近80萬座,鐵路橋梁總數超過20萬座。
圖片均來源網絡,權侵刪
參考文獻:
【1】戴寶銳:《淺談懸索橋》
【2】 趙敏:《懸索橋造型設計的美學分析》
【3】項柳福、趙長軍:《懸索橋的發展歷史與研究現狀》
來源:開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