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沿岸兩側形勢圖》
時間: 2017年08月11日 瀏覽次數:
2502
油印,紙質。126.5厘米,寬151厘米。
該圖是1949年3月,由中共華中工委所屬江南工委情報科翻印的軍用地圖。
1948年5月,為了迎接解放戰爭轉入戰略決戰的新形勢,加強對江南地區及長江兩岸工作的統一領導,中共華中工委決定成立江南工作委員會(簡稱江南工委),其主要任務是在江南發展黨的組織和武裝力量,開展秘密工作和建立統一戰線。
1949年元旦,新華社發表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宣告我軍將渡江南進,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形勢的發展出乎意料的快,特別是淮海戰役勝利結束以后,國民黨軍隊兵敗如山倒,全線崩潰。蘇中地區國民黨駐軍及地方機構紛紛南逃。到1949年1月底,僅剩少量殘敵龜縮在長江北岸的天生港、蘆涇港、任港、青龍港、八圩港、五條港等若干灘頭陣地,江南解放指日可待。在此形勢下,江南工委加快了工作節奏,圍繞解放江南、接管城市這個中心,加緊做好情報收集、統戰策反及干部配備等工作。
為掌握情況,積極準備渡江作戰,江南工委布置江南長江沿岸各級組織收集有關江南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報及各項社會情況資料,特別是長江南岸敵軍的軍事布置情況。
江陰長江沿岸,是渡江戰役的主要登陸地之一,這份江陰至永安沙《長江沿岸兩側形勢圖》,就是根據江南地下黨收集的情報繪制而成的。該圖內容十分詳細,大小碉堡、蔽室暗堡、大橋小橋、高岸圩岸、散兵坑、迫炮位、村莊、街道、沙灘、車站、碼頭、渡船等等,在圖中都標示的非常清楚。該圖為后來渡江部隊成功登陸,起了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