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日|“云”科普——再次走進《深空深海展》
時間: 2021年09月12日 瀏覽次數:
3663
“東方紅,太陽升。”
一首《東方紅》伴隨了
一代一代的中國人成長。
1970年4月24日,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
于是,
這首嘹亮的《東方紅》
又伴隨著我國的航天事業,
開啟中國人追求星辰大海的新紀元。
回首舉世矚目的航天成就,從“東方紅一號”發射到神舟飛天,從“北斗指路”到“嫦娥攬月”,從“天問探火”到天宮建站……中國航天人的浪漫,讓滿天神話照進現實。
2020年11月24日,我國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歷時23天,歷經11個飛行階段、6次分離、1次對接、2種方式采樣、5次樣品轉移,于2020年12月17日,攜帶1731克月球樣品返回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區,實現我國首次月球采樣返回。
今年5月12日至17日,“深空深海重大科技成果展”在無錫博物院舉行,其中就包括嫦娥五號攜帶的月球樣品。
月球土壤樣品
當時熱情的無錫人將整個展廳里三層外三層的包圍,在一件件展品前細細端詳。除了月球樣品,里面還有嫦娥五號返回器(實物)、主降落傘(實物)、月球樣品密封裝置(實物)、“織物版”國旗(與著陸月面同版實物)和嫦娥五號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1:2模型)等實物展品。
在“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大家跟隨小編的鏡頭再一次走進深空深海,一起來“云”看展吧。
識別二維碼,觀看《深空深海重大科技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