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聽說過賺蘭亭嗎?
這是我院著名藏品“趙孟頫臨蘭亭序卷”,展出期間受到廣大游客的熱烈歡迎。
無錫博物院藏 元 趙孟頫臨蘭亭序卷
展覽期間,小編不時聽到游客發出疑問:“《蘭亭序》不是王羲之寫的嗎?趙孟頫也寫過嗎?他們有什么關系嗎?”對于《蘭亭序》的流傳,還要從那個故事說起。
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等人相聚在紹興的蘭亭,在醉意上頭時寫下千古絕唱《蘭亭序》,此后這件法帖一直在王家收藏,直到南朝陳時,真跡流傳到王羲之第七世孫智永手中,智永也是一位大書法家,并且出了家,智永去世后,真跡就流傳到他的弟子辯才手中。
書法人的abandon: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局部)
在距那場蘭亭集會的二百多年后,王羲之的鐵粉,時任大唐秦王的李世民最終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蘭亭序》真跡。而他取得《蘭亭序》的過程被唐人何延之記錄在《蘭亭始末記》中,大概過程就是李世民向辯才和尚索要《蘭亭序》不成,經人介紹認識了南朝梁遺胄蕭翼,通過蕭翼,從辯才和尚處“賺”得真跡,時人大畫家閻立本根據這個記載繪制了同主題繪畫《蕭翼賺蘭亭》,原畫雖已軼失,但這個故事與摹本一直流傳了千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蕭翼賺蘭亭 宋摹本(局部)
李世民得到《蘭亭序》后,作為鐵粉,自然是想要將王羲之的精妙書法“安利”給更多人。于貞觀十年,他讓弘文館拓書人馮承素、諸葛貞、韓道政等人臨摹成副本贈送給親朋好友,也讓當時的幾位大書法家參與其中,包括歐陽詢、褚遂良以及他的恩師虞世南。
故宮博物院藏 王羲之行書蘭亭序卷(傳唐褚遂良摹本)
故宮博物院藏 虞世南行書摹蘭亭序卷
故宮博物院藏 馮承素行書摹蘭亭序卷
據傳,李世民讓歐陽詢臨摹了一個版本,刻成石碑放在學士院,用來制作拓本賞賜給大臣,這個石刻歷經唐末五代亂世,一直到北宋慶歷年間在河北定州重現天日,就是后來著名的定武石刻,我院收藏的這件趙孟頫行書《臨蘭亭序卷》,其臨摹母本就是“定武本”系列。
故宮博物院藏 宋拓定武蘭亭序
來放大對比一下
趙孟頫一生對《蘭亭序》極為推重,曾反復臨寫,根據他的友人仇遠所說,他見過的趙孟頫臨摹的《蘭亭序》不下幾百本。在學習二王以外,唐代大書法家李邕也是他的重要學習對象,李邕的書法作品用筆遒勁風格拙樸,趙孟頫通過對李邕的學習,晚年的書法爐火純青,兼顧厚重與輕盈,展現了極高的藝術造詣。
唐 李邕 李思訓碑拓本(局部)
元 趙孟頫 壽春堂記拓本(局部)
參考文獻:
王連起《蘭亭序重要傳本簡說》,載故宮博物院編 《蘭亭圖典》 ,北京:故宮出版社,2011年版,第4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