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革命老兵 英雄永遠“閃光”——包布成革命文物入藏無錫博物院
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近日,革命老兵包布成子女將包布成生前一批珍藏的革命文物、資料捐贈給無錫博物院。7月12日,捐贈儀式在無錫博物院正式舉行。此次捐贈的物品主要是包布成的工作證件、獎章、照片和書籍等,共計342件(套),這些物品見證了包布成為革命事業奮斗奉獻的一生,彌足珍貴!
包布成,1930年出生,江蘇無錫人。1944年加入新四軍錫北游擊大隊,參加過蘇中“七戰七捷”;1947年在解放鹽城戰斗中失去右臂,被評為一等革命傷殘軍人;1948年入黨,1953年轉業到地方,先后在無錫塑料制品廠、人民玻璃廠、輕工機械廠等擔任廠長,并擔任原無錫輕工研究所副所長。2021 年逝世。
包布成同志的一生是為革命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奉獻奮斗的一生,在戰場上失去右臂,置生死于度外,把青春奉獻給國家。盡管戰場上失去右臂,卻不忘初心,堅強地用左手寫出了《閃光的歷程》一書,讓更多人了解那段崢嶸歲月。一生勤儉節約,卻把省下的錢財用于公益活動,他的這種崇高奉獻精神永遠值得后人敬仰與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革命文物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無錫博物院注重院藏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近年先后出版了《無錫博物院藏革命文物圖錄》《百年飛鴻見初心:無錫博物院藏紅色書信選編》等書籍,西四展廳陳列了“血與火的城市記憶——無錫革命簡史”。
同時,無錫博物院也在持續不斷地征集革命文物,而此次包布成革命文物的入藏,進一步豐富和提高了無錫博物院革命文物藏品的數量和質量。保護利用好這些革命文物,必將進一步促進讓紅色文化與革命精神在賡續傳承中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