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時間: 2019年09月22日 瀏覽次數:
1305
隨著中原士族的遷入和屯田治水的開發,無錫的經濟不斷發展,同時也提升著無錫地區的文化品格。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佛教,早在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即傳入無錫,此后薪火相傳,延綿不絕,漸成大觀。惠山寺建于宋景平元年(423),梁大同三年(537),建大同殿,易名為法云禪院,唐宋間,又多次改名。惠山寺是禪宗道場,歷史上香火旺盛,高僧眾多,唐宋鼎盛期僧舍達數千間,清乾隆皇帝曾數次到惠山寺禮佛并留下大量詩篇,惠山也因佛而繁榮。
現今聳立于無錫南門大運河畔的南禪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太清年間(547-548),因地處南郊,稱“南禪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寺內有創建于北宋雍熙年間(984-987)的妙光塔,歷史上妙光塔曾有五顏六色的焰火騰起,故宋徽宗賜名“妙光”,人稱“江南最勝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