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特輯|共慶祖國華誕,錫博與你同行
一館藏千秋,移步溯流年。無錫博物院在國慶假日期間繼續延長開放,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為主題,舉辦了共計26場次的多媒體視聽教育及互動手工體驗活動。我們將歷史的塵埃化作明日的智慧,于華夏文明長河中尋找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繼承先輩未竟之志,引領后代破浪前行。
多媒體視聽教育系列
10月1日 盛世華誕——迎國慶紅歌快閃
音符譜寫華章,行動唱響贊歌。祖國誕辰之際,無錫博物院的工作人員,以紅色經典歌曲為載體,通過快閃表演的形式,帶市民們回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以來的風風雨雨,用紅色旋律展現中華民族崛起的強大力量。
音樂響起的瞬間,紅色精神充盈了博物院的每一個角落,歷史與現代交織,傳統與創新碰撞。觀眾們在歌聲的號召下,感受著祖國的偉大與輝煌,時刻銘記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紅色基因,為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傳播正能量。
10月1日-2日 沉浸式配樂秀——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經典片段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通過七個不同的歷史瞬間,展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普通人與國家之間的緊密聯系。本次活動通過沉浸式配樂秀的形式,將這部電影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更加生動地呈現觀眾。
錫博邀請了專業配音老師為大家呈現影片中的經典片段,觀眾們沉浸在熱烈而莊重的氛圍中,震撼于革命先烈的無私奉獻。掌聲與感動交織,大家時而笑容洋溢,時而淚光泛起,此刻彼此間擁有著共同的驕傲與感動。
10月3日 禮贊中國——劈波斬浪 走向深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們矢志深藍,向海圖強,在推動海洋事業發展方面做出了令世界贊譽的成績,不僅實現了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還不乏重大科技項目的突破,并且在海洋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國際海洋事務等領域同樣碩果累累。
國慶期間,錫博開展了兩場以“強化海洋國防、維護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為理念的講座,邀請了中國船舶七〇二所工程師為孩子們介紹載人深潛器及水下之眼——聲吶的原理,從而更透徹地闡析新時代背景下,海洋事業的發展方向及戰略選擇。
10月4日 禮贊中國——傳播航發知識 傳承愛國精神
航空發動機是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的重要保障,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航空發動機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新時代航發人心懷“國之大者”,錨定戰略目標,堅定奮斗意志,心無旁騖、攻堅克難,型號研制取得重要進展。
本講座邀請科研專家高亞輝為孩子們科普航發知識,從國防建設的歷程和新時代軍隊建設、武器裝備、空天信息、戰爭方式上的巨大變化等方面,向青少年學生展示國防力量不斷強大的過程,展現人民軍隊波瀾壯闊的歷史。
10月1日-7日 國慶愛國主題電影
電影,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和鮮活的人物形象,向觀眾傳達著深厚而隱秘的內心情感。與博物館傳統的靜態文字圖片展覽相比,影片形式使觀眾能夠獲得更多維度的體驗,更深入地了解歷史脈絡和時代精神。
國慶7天,錫博為市民朋友們準備了《建黨偉業》《1921》《八佰》等7部愛國主題影片,將國家歷史的變遷、愛國志士的大義更為直觀地展現,讓生于和平年代的大家珍惜來之不易的當下,共同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互動手工體驗系列
10月1日 禮贊中國——立體拼圖制作體驗活動
一艘小小的紅船,是精神的燈塔,是革命的搖籃,它承載了開天辟地的力量,代表著敢為人先的精神,其光芒引領著世世代代走在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之路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后的今天,我們將“紅船精神”凝聚在斑斕拼圖里。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了解了紅船的基本構造,將船身、船頭、船尾和船艙等部分按照比例細致拼接。隨著一艘艘紅船駛離書海,這份歷史的記憶終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10月2日 熠熠生輝——玻璃夜燈制作活動
10月2日,舉國歡慶,氛圍正濃。錫博以哥特式建筑窗花為靈感,結合天安門建筑,舉辦了玻璃小夜燈制作活動,借此讓參與者們感受假日輕松氛圍,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
繪制過程中,大家將水波紋玻璃作為畫布,用彩色顏料精心繪制出天安門、鮮花等圖案,將自己對祖國的熱愛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其中。當玻璃夜燈逐漸成型,隨著燈光亮起,天安門的雄偉與鮮花的嬌艷交相輝映,仿佛正訴說著祖國的輝煌與生機。
10月3日 薪火相傳——紅軍帽制作活動
紅軍帽,不僅代表了紅軍戰士的尊嚴,更是紅色精神的象征。在漫長的革命歲月中,它儼然成為了戰士們心中引路的光,給予他們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中不屈前行的力量。
10月3日,我們在大廳舉辦的紅軍帽手工制作活動一開場,那抹鮮亮的紅色就深深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活動中,老師生動地講述了其背后的革命故事和歷史意義,也細致介紹了制作方法和要領。一針一線,縫制了一頂頂飽含愛國深情的帽子,也縫進了對革命先輩的敬仰。
10月4日 “墊“亮精彩——馬賽克杯墊制作活動
馬賽克起源于古希臘,最初是指用小石子、貝殼、瓷磚碎片等材料進行鑲嵌拼貼的工藝。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演變,如今已成為了包含建筑、裝飾等多方面內容的藝術形式。
10月4日,錫博帶將其與國風元素相結合,用于杯墊制作,不僅能夠為生活增添一份雅致,更是讓大家在制作過程中體驗國潮藝術。普通的杯墊在大家手中化作一件件繽紛多樣的藝術品。每一片瓷塊,都承載著創意與情感,每一次拼接,都連接著向往與幸福。
10月5日 千里江山——指尖拼接千年韻活動
北宋畫家王希孟創作的《千里江山圖》被譽為“青綠山水之冠”,畫中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展翅翱翔的飛鳥,皆細致入微地展現了華夏大地豐富的地理風貌和人文景觀。
10月5日,我們將祖國河山微縮于拼圖,將千年韻致匯于指尖,和大家共同進行《千里江山圖》拼圖創作。參與者們直觀體驗了名畫的宏偉與精致,深刻理解了創作背景及文化內涵。這是一次對祖國母親的深情致敬,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無限祝福。
10月6日 錦繡中華——竹編畫體驗活動
竹子,是中國傳統文明中極富韻味的載體,是散落在民間大地的鄉土文化產物。竹材的溫潤與堅韌,成就了竹編畫這門非遺技藝。精選竹篾、繪制圖像、編織紋理,我們用巧手慧心展現著自己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在10月6日的活動中,我們將這一活態民俗與國慶主題結合,帶大家體驗了這份來自竹林深處的清新與雅致,將心中的巍巍山河編織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讓金色秋季與雅致的非遺相映生輝。以竹為載,玩竹成趣。
10月7日 龍騰國安——diy趣味紙杯龍制作
龍,身披璀璨鱗甲,翱翔于天際,守護著土地,預示著龍騰國安,象征著吉祥喜慶,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勇敢堅毅。每逢重要節日,人們都會舞龍來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10月7日,錫博邀請大家為平凡的紙杯賦予生命,通過扎孔、連接、貼畫等操作,最終做成舞龍的形狀,讓這些紙杯龍在您的指尖下躍然桌上,一起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共同創造出這個秋天最絢爛的國潮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