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紅色信使”的使命擔當——姚桐斌家書
新中國誕生之初,有一位留學海外的無錫年輕人,毅然接受組織安排,延期回國六年之久,擔任了溝通中國與西方國家間聯(lián)系的“紅色信使”。無錫博物院收藏有一封他當時寫下的家書,讓后來人感受到了新中國第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使命擔當。
這位“紅色信使”,就是中國航天材料與工藝的奠基者、“兩彈一星”元勛姚桐斌(1922——1968)。
1947年,姚桐斌赴英國留學,并于1951年底獲得伯明翰大學工業(yè)冶金學博士學位。完成學業(yè)的姚桐斌準備回國,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才智。但就在此時,組織上通知他繼續(xù)留在英國,參與新中國與西方國家間的交流工作。經(jīng)過深思熟慮,姚桐斌給家中的大哥姚鴻斌、弟弟姚涌斌寫下家書,告知了自己延期回國的決定。
1951年11月18日姚桐斌寫給
大哥姚鴻斌、弟弟姚涌斌的家書
大哥、涌弟:
我寫此信時,是在瑞士山城的一個旅館里,我是上星期來這里的。我到這里來的原因,信上一時也不便多寫,不過我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決定擬告訴你們,但你們讀此信后,望暫勿告訴母親,待以后經(jīng)熟思考慮后,再循循為之解釋。我的決定即是,我回國的日期要延期了。要延多少時候,一時還不能確定,須視以后環(huán)境決定。我為什么要在英繼續(xù)逗留,我只能大略地告訴你們?nèi)缦拢鹤鎳慕夥懦晒α耍菄H局勢的嚴重性還是存在。國內(nèi)一切建設已開始且在大規(guī)模地發(fā)展,建設的人才很需要,這當然是沒有疑問的。但是在國外,也正需要適當?shù)娜巳プ龊芏嘤邢嗤匾缘墓ぷ鳌V杏⑼饨魂P系未建立,國內(nèi)無人來英國,在這情形下,我在經(jīng)再三深思熟慮后,決定接受此項使命。以后我的工作也許同我的本行稍為脫離,但只要我對祖國一樣有貢獻,我甚至能完成更為迫促的任務,我想我的心里是會永遠感到快樂的。
關于家里的情形:母親的扶養(yǎng),涌弟的休養(yǎng),珠妹的升學……都是我戚戚于心的。我常以我不能分負家庭責任,不能安慰老年的母親及幫助弟妹而夢魂不安。關于此點,我已轉陳到負責方面,目前負責方面的初步?jīng)Q定為,決定請國內(nèi)對母親、弟、妹三人按月發(fā)給生活費用(據(jù)他們的初步估計,為每人每月補助小米二百斤左右)。倘使將來付諸實現(xiàn),希望這對家庭目前困難情形略可解決。此項補助到后,望涌弟對醫(yī)藥及營養(yǎng)改善特別留意,母親需何衣著等亦望添置一些,珠妹日常用途亦由此開支。如感不夠時,我當再盡力在國內(nèi)籌些款托人帶回。
當然,這些物質(zhì)上的補助也許不能抵償精神上的不足,但希望你們,尤其對母親應曉以大義,為了整個國家,我們的別離再延長一個時期是必需的。在國內(nèi)參加工作的人,尚且要被分發(fā)到偏僻的邊疆去工作,我留在國外,也不過是到更為遙遠的一個邊疆而已。涌弟所需書籍,在我離英時已購到數(shù)冊,待返英后即付郵寄你。
另: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Chinese Empire至各書店打聽無著,據(jù)說已絕版,只好以后碰機會再買到。涌弟所需手表,擬在一二日內(nèi)在此購買,較好的一個托人帶回,約二月底可收到。最后報告你們一個消息,即在我離英前一日學校已放榜,我的博士學位已得到。下次再寫。
斌于瑞士旅次
十一、十八
在家書中,姚桐斌說明了暫不能回國的原因,表示自己愿意為了國家的需要留在國外,即便從事的工作與本行有所脫離,但“只要我對祖國一樣有貢獻,我甚至能完成更為迫促的任務,我想我的心里是會永遠感到快樂的。” 同時,姚桐斌也深深牽掛著家人,對于沒能分擔家庭責任感到“夢魂不安”,只能以物質(zhì)補助減輕家里的生活負擔。他還特意關照哥哥和弟弟,自己延期回國一事暫勿告訴母親,以免她擔心;然而又希望母親能夠明白,他繼續(xù)留在國外是“為了整個國家”。知識分子強烈的家國情懷在姚桐斌的這封家書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姚桐斌在國外留學期間的留影(無錫博物院藏)
接受了延期回國的任務后,姚桐斌從伯明翰轉到倫敦,一面在帝國學院繼續(xù)深造,一面積極參加“中國科學工作者協(xié)會英國分會”和“中國留英學生總會”的工作。在此期間,他走遍了英倫三島,宣傳新中國的建設成就,圓滿完成了祖國賦予的使命。
回國工作的姚桐斌
1956年,姚桐斌在瑞士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次年,他終于回到了闊別十年的祖國,進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工作,負責籌建中國第一個航天材料與工藝技術研究所,為新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追授姚桐斌“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位于無錫市東港鎮(zhèn)黃土塘老街的姚桐斌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