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為新之學古融通
時間: 2020年06月08日 瀏覽次數:
1473
在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空間關系中,有“可游可居”、“移步換景”的特點,觀賞者可步入畫中游覽。按照畫家所預設的游覽路線,不斷地想象自己處在畫面中景物的某個位置,這種切換是非常緊湊的,同一個景象既是一段欣賞的結束又是另一段欣賞的開始,山水畫之"游"在視線的不斷切換過程之中充分體現出來。在蔡光甫先生的畫中,隨著視點的切換,一會兒在山頂、一會兒在水邊、一會兒在橋頭……我們的視線由近至遠,由畫面外到畫面中,最后到無窮遠處,從而完成了一次奇妙的無錫古運河之旅。
西方風景繪畫描繪與中國山水畫在空間審美上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藝術家通常預設了一個欣賞者的位置,這個位置處于畫面之外。人們在欣賞西方繪畫時只有站在畫面前,站在藝術家預設的位置上凝神畫面,才能得到最佳的視覺效果。王夢晗的作品中將中西方的空間特點進行融合,嘗試著改變不同的視角和高度,來探索空間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