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博物院五一假期開放公告
開 放 公 告
2021年五一假期間
(5月1日—5月5日)
無錫博物院及下轄
周懷民藏畫館
無錫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
程及美術館
無錫碑刻陳列館
張聞天舊居
正常開放
開放時間
9:00-17:00(16:00停止入館)
觀眾參觀請攜帶身份證現場取票
入館參觀請全程佩戴口罩
團隊參觀請提前3天官網預約
如需預約講解
請致電0510-85727500聯系
精 彩 展 覽
白頭軒里共丹青——紀念吳榮康誕辰110周年暨吳榮康 錢鐘玨捐贈作品展
展覽從吳榮康、錢鐘玨的師承交友關系入手,較為全面地展示了夫婦二人的從藝之路與藝術成就,體現出兩位大師順應時代探索,以造化為師,重觀察寫生的繪畫理念,以及勤懇教學、無私奉獻的人格品質。
展覽地點:無錫博物院中區二層展廳
大元處士——吳越王后裔錢裕的故事
金杯銀臺,羅祎彩扇,粉腕鴛鴦錦,烏云白玉釵……《大元處士——吳越王后裔錢裕的故事》從錢裕所處的時代、錢裕的生活、他生平的點滴來講述這位吳越王的后裔,描摹出一個身處宋元兩代的江南富戶勤逸安樂的尚德之家形象。
展覽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二層展廳
方寸憶崢嶸——無錫博物院藏郵票展
方寸郵票,包羅萬象。郵票以豐富的內容、精美的設計及多彩的畫面,形象地展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見證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進程,再現了偉大祖國的光輝歷程。如果將中國各個時期的郵票匯集起來,既是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又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展覽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二層臨展廳
精 彩 活 動
① 以天為紙畫琳瑯——手繪風箏體驗活動
五月風和日暖,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候。春秋戰國時期,身居魯國的墨翟以木材制成鳥禽狀器械,取名為“木鳶”,最初用于軍事偵察。到了唐代,社會進入了穩定的發展階段,紙鳶的用途開始從軍事轉向娛樂,逐漸走向民用,類型也豐富了起來,放紙鳶發展成為民間的習俗并延續至今。本次手繪風箏將以錦鯉為主題,帶領孩子們發揮想象力,把自己的想法、創意,通過畫筆顏料在風箏上呈現出來,制作成獨一無二的風箏。
活動時間:5月1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大廳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名額已滿)
② 妙筆生花——3D打印體驗活動
3D技術已經普及到生活的各個角落,為大家打開藝術造型新紀元。本活動以無錫博物院的文物為元素,讓孩子們通過3D打印筆來繪制創造自己的文物小掛件,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初步建立3D打印的空間概念,在科技中尋找新的體驗與樂趣。
活動時間:5月2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大廳
活動對象:10周歲以上未成年人(名額已滿)
③ 活字墨譜——活字印刷體驗活動
印刷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是人類史上的創舉,而銅活字印刷術又以無錫人最為擅長,明代時期的銅活字印刷在富庶的無錫得到發展且享譽世界,直至近日,無錫依然是我國著名的印刷之鄉。本課程通過拓印詩句,深入了解無錫歷史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時間:5月3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大廳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額滿為止)
④ 泥塑雅韻——惠山泥人彩繪活動
惠山泥人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無錫傳統文化的代表。其以做工精細,色彩絢麗,注重對人物性格、表情的塑造為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惠山泥人的制作過程中,素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說法,本次活動我們將體驗彩繪惠山泥人,當一回非遺“工藝大師”,把阿福阿喜帶回家。
活動時間:5月4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大廳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名額已滿)
⑤ 轉運錦鯉——手繪扇面體驗活動
鯉魚在我國的歷史文化中,有許多的寓意和象征,如“鯉魚跳龍門”金榜題名,還有美好、祥和的象征意義。鯉魚也成為歷代文人畫家喜愛的題材,這個假期來無錫博物院看《吳榮康白頭軒里共丹青——紀念吳榮康誕辰110周年暨吳榮康 錢鐘玨捐贈作品展》,一起來學習“魚王”吳榮康畫鯉魚,手繪這條錦鯉,做今年最幸運的少年!
活動時間:5月5日13: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大廳
活動對象:親子家庭(額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