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博新展丨尋陶問瓷——深圳博物館藏歷代陶瓷器展
展覽時間: 2017年12月23日(周六) - 2018年3月11日(周日) 展覽地點: 無錫博物院西區二層展廳早在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先民就已經會制作和使用陶器,而瓷器則是我們古代先民的又一項偉大發明,名聲實在夠大乃至成了外文中的中國國名。中國陶瓷的產生與發展對人類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對世界陶瓷發展、中外文明交流與人類物質生活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由深圳博物館和無錫博物院聯合舉辦的《尋陶問瓷——深圳博物館藏歷代陶瓷器展》將于12月23日隆重展出。展覽遴選了深圳博物館館藏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器,時代涵蓋新石器到明清的各個階段,堪稱一部微縮的中國陶瓷文化發展史。讓我們籍此踏上一次尋陶問瓷之旅,在探索中感受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吧!該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3月11日。
展覽安排:
展覽:尋陶問瓷——深圳博物館藏歷代陶瓷器展
主辦:深圳博物館 無錫博物院
時間:2017.12.23—2018.3.11
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二層展廳
陶瓷的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陶瓷的發明和發展更具有獨特的意義,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陶瓷有著不同的藝術風格和不同技術特點。
彩陶是中國早期陶瓷藝術的重要品種,發源于距今一萬年前的新時期時代,多為日常生活器用,彩陶紋飾與生活息息相關,大多是自然崇拜的反映。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 半山型菱格鋸齒紋彩陶壺
原始瓷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時期,在東漢晚期逐漸完成了原始瓷向瓷器的演變,從此中國陶瓷翻開了新的篇章。此外,漢代陶瓷工藝還發明了低溫鉛釉陶,這一重大成就為南北朝隋唐時期各類低溫釉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西漢 黑陶嵌銅泡釘雙耳壺
雖然唐代的瓷器以單色釉為主,然而彩陶卻有著絢麗斑斕的顏色,其中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故世人稱之為“三彩”。唐三彩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采用堆貼、刻畫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獷有力,在色彩的相互輝映中,顯出堂皇富麗的藝術魅力。
唐 三彩白馬
在經歷了唐朝的繁復奢華藝術特色之后,宋代藝術界包括陶瓷業,畫風突變,深沉內斂而纏婉,如官窯的素雅古樸,汝窯的雨過天青,定窯的潔白無瑕,鈞窯的瑰麗多姿……這些均體現了這一時期陶瓷工藝新的儀態和風范。
北宋 定窯白釉花口折腰瓷碗
元明清時期,陶瓷發展經歷了革命性變遷,景德鎮官窯興起,青花逐漸一枝獨秀。這一時期,景德鎮外銷瓷成為世界陶瓷市場的寵兒,深刻地影響了東西方文物文明的發展。
明 玉溪窯青花纏枝花卉紋瓷蓋罐
除了以上部分展品外,各朝各代的精品陶瓷器不勝枚舉,歡迎各位觀眾走進錫博,親自品鑒。此外, 2017年12月22日(周五)下午1:30,“錫博講壇”特邀深圳博物館副館長郭學雷,舉辦“唐宋茶器與茶事”講座,感興趣的觀眾朋友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