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錫博物院四月主題活動
活動時間: 2018年4月1日(周日)10:58- 30日(周一)10:59
活動地點:
已結束
詳細介紹
一、“清明風起,臨河祓禊”——踏青茶會
中國漢族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之一。清明又是暮春將至之時,不論在農業(yè)生產,還是生活習慣上都有著許許多多的習俗。其中的踏青祓禊便是傳統(tǒng)的清明活動,古代在祓禊以去除邪穢之時,還發(fā)展了一種文雅的曲水流觴酒會。本次活動沿用清明踏青的習俗,以茶會代替酒會,讓觀眾不負春光,體驗傳統(tǒng)習俗。
活動時間:4月5日13:30—15: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qū)負一樓書馨齋
活動對象:18周歲及以上成年人(12名)
參與方式:微信報名
二、藝術課堂:瓊臺月華&綴玉連珠——手作飾品體驗活動
藝術課堂加課啦!本節(jié)課為《瓊臺月華玉器展》系列活動之一,我們將欣賞《瓊臺月華玉器展》,感受玉之美,并一起綴玉連珠,學習制作古代飾品。我們將以瑪瑙為瓣,琉璃為葉,珍珠為蕊,銀絲纏繞,讓我們一起來做一件屬于自己的飾品吧!
活動時間:4月6日13:30—15: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活動室
活動對象:18周歲及以上成年人(15名)
參與方式:微信報名
三、文博課堂:瓊臺月華&禮玉六器——玉文化學習體驗活動
《周禮》有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玉器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涵義,用不同形制的玉器配合陰陽學說來象征天地四方,這六種玉器就是所謂的“六瑞”。
活動時間:4月14日13:30—15: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活動室
活動對象:小學三年級及以上青少年(15名)
參與方式:微信報名
四、藝術課堂:畫布上的春天——油畫體驗課程(下)
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之一。它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制作的一個畫種。憑借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描繪對象,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本期藝術課堂我們開啟零基礎學習油畫的體驗課程,喜愛油畫的親們不要錯過哦!
活動時間:4月17日13:30—15: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活動室
活動對象:18周歲及以上成年人(15名)
參與方式:微信報名
五、科學課堂:“植物王國探秘”科普體驗課程
四月正是一年中踏青尋春的好時節(jié)。帶著孩子去公園、景區(qū)參觀,難免會碰到這樣的尷尬。“媽媽,這花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孩子問得一臉天真,你聽得一臉懵逼。
本次“植物王國探秘”就帶大家普及最常見的11種城市綠化植物,了解20種植物細胞切片,并親自動手制作一株植物標本。
活動時間:4月28日13:30—15:30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活太湖廣場
活動對象:全市四年級及以上青少年 (15名)
參與方式:微信報名
六、科普互動劇:《蘋果的奇妙旅行》
通過觀看一顆蘋果進入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過程,了解牙齒、食道、胃和腸道在消化系統(tǒng)中起到的作用,讓小朋友認識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整個過程,學會日常生活保健。
表演時間:每周六14:00(4月7日、4月14日、4月21日、4月28日)
表演地點:無錫博物院東區(qū)負一樓科技會堂
七、公益國學堂
以未成年人從小學習和體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的國學親子教育活動,通過深入淺出的講座和互動,讓未成年人在淺顯的語言中感悟人生的道理,在古代賢人的教誨中樹立高尚的品德,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人文道德素養(yǎng)。
活動時間:每周日9:00—12:00(4月1日、4月8日、4月15日、4月22日、29日)
活動地點:無錫博物院西區(qū)負一樓報告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