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課堂|百花識吟系列之“桃華爭妍”
活動時間: 2020年4月16日(周四)16:55- 23日(周四)17:00
活動地點:
已結束
詳細介紹
各位小伙伴們,又到了線上研學課堂開課時間啦!
從本期開始,我們的“植物王國探秘”活動正式改名為“百花識吟”系列活動。我們會將不同季節(jié)花卉的生物科普與歷史人文進行強化與整合,為大家更好的普及花卉植物。
最美人間四月天,
桃花,
作為四月最美的花之一,
詩人周樸贊美它:“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而無錫的桃花,不光在春色中,還在我們無錫博物院里。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藏品是趙之謙《碧桃圖團扇面》。
清趙之謙絹本設色碧桃圖團扇面
桃花的生物屬性
從生物學上看,桃花為落葉喬木,葉橢圓狀披針形,桃花為一芽一花,花單生,比葉子先開放,幾乎無花柄,有白、粉紅、紅等色,重瓣或半重瓣;樹干灰褐色,粗糙有孔。小枝紅褐色或褐綠色,平滑。春季4月上中旬(山桃3月底)開花。
桃的品種很多,在全世界約有三千種以上。我國原產的也有三百多種。而按其花型花色分,較為常見的有垂枝碧桃、千瓣桃紅、大花白碧桃、紅碧桃等。
各位小伙伴們在賞花時可以對照下面圖片自行辨別哦~
桃文化
桃的故鄉(xiāng)在中國,原產地為我國西北、西南等山區(qū),栽培歷史至少也有三千多年了。
《詩經·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大概是最早描述桃花的美麗與茂盛的詩句了。千朵萬朵繽紛怒放的桃花,色彩絢麗艷紅如火。用它來喻嫁給愛情的新娘是最恰當不過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陶淵明《桃花源記》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給世人描繪了一個美麗如畫的世外桃源,引起了無數(shù)人的向往。雖非確有其地,但晉代植桃之風已經很盛了。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唐代以后,出現(xiàn)了更多的植桃勝地。唐代詩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來到江州(今九江)廬山上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而山寺中的一片桃花則剛剛盛開。詩人即景吟成這首傳世七絕。
春天是屬于桃花的,
關于桃花的詩歌和故事還有許許多多,也許是花中之最。
接下來我們一起跟著無錫博物院特聘藝術指導凌潔老師來學習畫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