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錫博講壇 “風情萬種的中國古代泥塑”講座預告
活動時間: 2020年5月23日(周六) 00:00 - 00:00
活動地點:
已結束
詳細介紹
講座時間:2020年5月23日(周六)下午1:30
講座方式:抖音直播
主講人:張朋川
主講人介紹:
張朋川,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蘇州大學博物館名譽館長,原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國家文物局西北四省一級文物鑒定組專家。南京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工藝美術研究院特聘教授,江蘇省文史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論委員會理事,中國文化研究會書畫藝術委員會常務委員。
長期從事美術考古研究、中國藝術史研究。主持過秦安大地灣、王家陰洼等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田野考古發掘工作,參與武威雷臺漢墓、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酒泉丁家閘十六國壁畫墓和甘肅古代巖畫考古工作。在中央電視臺《國家寶藏》欄目中,擔任國寶守護人,守護甘肅省博物館“國寶”之一“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出版專著有《中國彩陶圖譜》《黃土上下——美術考古文萃》《〈韓熙載夜宴圖〉圖像研究》等,多次獲得省部級社科一等獎。
內容簡介:
小伙伴們對無錫泥人并不陌生吧?它以喜慶祥和、彩繪靚麗而著稱,是中國泥人彩塑的壓軸之作。中國泥塑藝術源遠流長,可上溯到遠古時期,發展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上古時期萌生的中國泥塑,以繁衍種族的女神為膜拜對象。秦漢雄健的陶塑,用俑的藝術反映出以權勢為中心的現實生活。南北朝隋唐五代,宗教泥塑充分發展,神佛形象栩栩如生。宋代工藝藝術品的享用擴大到市民階層,帶動了泥塑藝術的世俗化。明清藝術市場的產生和發展,促使泥塑藝術品小型化、裝飾化和多樣化。
本期錫博講壇特邀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朋川老師來院開講,為大家介紹歷經數千年的中國泥塑藝術,講述其背后風情萬種的中國故事。
麥積山西魏127窟菩薩
宋 蘇州捏塑泥孩兒群像
清 泥塑蟠桃會 無錫博物院藏
講座參與方式:
本講座為社會公益性活動,將使用抖音APP進行直播,觀眾通過抖音搜索“無錫博物院”,進入講座直播間觀看。
講座獎勵方式:
為感謝觀眾朋友們的參與,我院將對積極參加“錫博講壇”在線直播的熱心觀眾實行獎勵,觀眾可憑講座直播視頻截圖和本人身份證至無錫博物院總臺領取獎品。獎品數量有限,僅限前50名觀眾,先到先得。
獎品設置:專家親筆簽名的精美講座宣傳頁1張。
領取時間:2020年5月24日至2020年5月27日(周一閉館除外)。
注意事項:來領取獎品的觀眾每人限領1張,并請詳細閱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觀眾預約須知》,提前預約。網址:http://web.wxmuseum.com:8001/tms/before/before!toIndex
PS:年末,憑一定數量的專家簽名講座宣傳頁還可至無錫博物院總服務臺領取指定精美紀念品一份。
2張簽名講座宣傳頁 = 三等獎
4張簽名講座宣傳頁 = 二等獎
8張簽名講座宣傳頁 = 一等獎
獎品詳情請見年末兌獎公告
講座詳情請咨詢:0510-85727569
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無錫博物院所有。